今年2月中旬以來,硅料龍頭通威股份提前于大盤見底反彈,股價迄今累計最大漲幅達24%。
通威股份下午最新公告稱,受益于多晶硅產品需求旺盛,量價齊升,預計2022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478%-514%。據測算,公司Q1凈利預計環比增長117%-130%。
同時,Q1凈利預計再度刷新公司2004年上市以來單季度凈利歷史新高。
據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強3月11日發布的研報作出的盈利預測,預計通威股份2022年全年凈利161億元,而根據最新公告,公司Q1凈利預估值占全年預測值的比重已超三成。
2021年硅料最高漲幅達224%,年末雖然有所回落,但與年初相比漲幅仍高達177%。今年以來,需求高企之下,硅料價格延續漲勢,成交均價連續9周上漲。業內人士認為,硅料擴產進度加快,但目前仍處于新產能爬坡期,整體供應緊張或在下半年有所緩解。
產能方面,3月23日,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硅料產能18萬噸,在建產能15萬噸,預計2022年底公司高純晶硅產能將達33萬噸。
據券商研報統計和預測,通威股份2022年硅料產能在國內位居第一。2020年以來,行業形成保利協鑫、通威、新特、大全新能源和東方希望五家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
據光大證券殷中樞3月9日發布的研報顯示,雖然通威股份、保利協鑫、大全能源、特變電工等多家硅料企業將在2022年釋放硅料產能(預計22年底國內硅料產能有望突破100萬噸),但在新投產產能仍需爬坡的背景下部分產能不會在2022年形成有效產量;同時,產業鏈價格下降背景下終端需求持續改善,2022年光伏需求有望超過220GW,2022年全年硅料均價有望維持在180元/kg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股份3月21日公告,與通威股份簽訂今明兩年20.36萬噸硅料銷售合同。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長單鎖量背后,說明至少根據頭部企業的研判,硅料緊平衡狀態持續,上游仍是制衡產業鏈發展的環節。同時,頭部企業提前鎖量也是加劇硅料緊缺的原因之一。早在2021年,就有超過80%的硅料產能被長協合同鎖定。即使有大批量新增產能落地,市場實際流通的硅料也有限。
安泰科提示風險稱,據硅業分會統計,截止目前公布新建、擬建多晶硅項目的新進企業已有16家,一旦供過于求,極易出現較長時間成本價格倒掛的極端情況,進而再次進入行業資金投入不足、供需嚴重錯配的惡性循環,加劇市場無序競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