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市場處于下行周期的2021年,產業鏈相關企業業績承壓。3月28日晚間,國內最大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000895)披露2021年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但仍推出了10派12.98的大手筆分紅。
行業承壓業績回落
雙匯發展2021年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68億元,同比下降9.7%;凈利潤48.7億元,同比下降22.2%,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12.98元(含稅),共分配利潤44.97億元。
雖然全年業績下滑,但2021年四季度雙匯發展利潤在獲升勢。財報顯示,四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4.13億元,環比增長54.3%、同比增長7.2%。
對于2021年的業績表現,雙匯發展稱,2021年國內外宏觀形勢錯綜復雜,中國經濟承壓較大,國內豬價波動較大,中外豬肉價差大幅收窄,肉類行業競爭加劇。期內,該公司肉類產品(含禽產品)總外銷量330萬噸,同比上升8.3%;受豬價、肉價下降較大的影響,本期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同時,由于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對凍品節奏把控出現偏差,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豬肉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
相較同業企業,雙匯發展2021年的業績回落尚屬溫和。在2021年生豬行業景氣度大幅下落的背景下,產業鏈企業業績普遍承壓。
據此前公告,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龍頭企業2021年業績均大幅預虧,其中溫氏股份虧損133.37億元、新希望預虧近77.21億元、正邦科技更是預虧近197億元,產能大戶牧原股份雖然維持盈利,但凈利潤同比降幅也預計達到70%以上。
同時,下游屠宰行業也頻頻報虧,龍大美食預計2021年虧損近6.72億元,華統股份預計虧損近2.3億元。
預計2022年肉價仍處低位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3.61元,比2020年下降36%。
而據雙匯發展披露,因生豬產能恢復,生豬供應量增加,生豬價格大幅下降,雙匯發展生鮮產品銷價同比下降超過30%,影響集團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億元,占同期收入的22%。
此外,由于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集團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肉豬肉出現虧損,導致生鮮凍品業務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但同時,雙匯發展外購生豬價格同比下降43.9%,主要是養殖企業生豬產能恢復,出欄量恢復至正常水平,前期生豬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豬價持續下降。而受豬價持續下降的影響,集團生鮮產品和包裝肉制品豬原料成本下降較多,影響本集團整體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93億元,占同期營業成本的31%。
近年來,雙匯發展在屠宰及肉類加工業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也陸續加大對上游畜禽養殖業的投入,發展生豬養殖業、擴張肉雞產業,實現肉類產業化、多元化發展,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該公司稱,2021年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生豬價格呈下降趨勢,預計2022年生豬價格將會低位運行,有利于公司屠宰業擴大規模、肉制品業降低成本。2022年公司將通過新建項目、續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單臺設備投資等方面的積極推進,升級工業自動化,完善產業鏈,預計全年完成投資并支出項目建設資金42億元。以上資金需求主要通過公司募集資金及其他自有資金加以解決。
關鍵詞: 雙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