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以來,我們小區一直沒有組織核酸檢測。由于吉林市的核酸檢測方法已經發生變化:不再全域檢測,而是采取居家隔離人員入戶采樣,進行單人單管核酸檢測;重點防范小區采用單人單管核酸檢測方式等辦法。為此,有長春市民也在關注,長春是否會與吉林保持一致。
在4月1日的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21場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趙慶龍表示,核酸檢測的范圍大小,與疫情風險來源是否清晰直接相關,也與流調溯源是否精準、感染者分布是否廣泛、隔離管控措施是否落實等多個因素有關。是否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應當取決于科學研判,我們會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優化檢測策略,精準劃定核酸檢測的范圍。
疫情當下,眾多長春市民居家靜默,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
3月31日,家中的打印機突然罷工,這在我家算是一件大事。疫情發生以來,小朋友在家中上網課,有很多學習資料都需要打印。
換在疫情之前,這原本不算是什么難事,但是現在靜默家中,不能下樓不能外出,就著實有些令人頭疼。
看著孩子那有些無助的小眼神,我決定向小區業主微信群的群主求助,請他幫助發布求購打印機油墨的群公告。
最后,一位小區鄰居主動將家中的打印機借給我無償使用,并由志愿者取來后送到我家中。當天,這臺打印機就開始發揮作用,為小朋友打印了20多頁的學習資料。
對于小區鄰居的熱情相助,我心懷感激。因為雖然我們同處一個小區,但是彼此之間并不相識,如今在疫情期間能夠出手相助,真的是難能可貴。
實際上,像我這樣獲得鄰居們幫助的并非個案。面對疫情期間暫時遇到的困難,鄰里之間已經開始抱團取暖展開互助。
一位小區鄰居家中有病人需要吃流食,但是因為沒有想到會在家中靜默如此之久,所以儲備的小米已經嚴重不足,在不能出去購買的情況下,唯有向鄰里求助。鄰居們知悉后,紛紛向其伸出援手,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的一位好友在小區擔當志愿者,得知有鄰居家中已經多日沒有吃到面食,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均衡后,主動將家中一袋2.5公斤的面粉無償送予這位鄰居。
因為管控升級,小區里的幾家超市都已經關門停業,這使得一些沒有過多儲備的“煙民”有些措手不急。有多位“煙民”在微信群中求購香煙,最終都獲得熱心鄰居的無償贈予。我本人并不吸煙,所以也不能切身體會到“煙民”對于香煙的迫切,不過看到鄰里之間的積極互助,心里還是感到暖暖的。
除了無償互助之外,有些長春市民之間還開啟了以物換物的模式。以物換物這種最原始的交易方式,在當前疫情背景下,也的確解決了部分市民的生活需求。
例如,有的市民幾次訂購蔬菜盲盒之后,家中的土豆明顯過剩,所以就選擇用土豆向其他人換取綠色蔬菜或是調味品;還有的人在疫情初期,儲備了大量的魚和肉,但是現階段的青菜儲備有所不足,因此將用家中的魚或肉來換取蔬菜。
對于身處疫情中的我們來說,“衣、食、住、行”中的“食”無疑都是頭等大事。4月1日,我原來打算參與小區之外商家發起的團購肉品活動,在詳細了解商品情況并即將轉賬時,商家突然告知:你們小區物業不再替業主接收外購商品,如果自己不能前往正門自取,還是不要下單。
隨后我從物業工作人員處證實了這一說法:因為小區外有超市存在一定風險,為了防止將病毒帶入小區,即日起不再替業主接收外購商品。
4月1日晚些時候,有小區業主轉發了社區相關負責人的朋友圈:“鑒于近期大量蔬菜水果批發市場集中爆發病毒感染事件,很多違規經營帶有病毒的蔬果和未檢測的配送人員存在超級高的傳染風險,請各位居民在正規途徑購買物資!我們的網格長和志愿者無論多疲勞都會為大家逐一配送!請大家不要購買太多非生活必需物質,少買點薯片,瓜子,可樂啤酒……,我們還會有更多精力多送點蔬菜包。大家少下一次樓,我們離解封就近了一步。”
在此之前的3月30日,長春市商務局發布了一則《關于確保全市重點保供企業線上營業 進一步加強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的通告》。
根據《通告》,長春市商務局請廣大市民通過微信群或電話預約方式,向小區物業或社區提出生活物資采購需求,以社區或小區物業為單位進行集體采購,也可由居民自發組織進行集體團購。
現如今,在我居住的小區,由居民自發組織進行集體團購已經不可行,所以接下來只能訂購蔬菜包盲盒。4月1日晚,有鄰居曬出了花費50元錢訂購的蔬菜包盲盒:四個西紅杮、五根黃瓜、兩個西葫蘆、一個紅蘿卜、三個綠蘿卜,土豆若干。
看到鄰居曬出的蔬菜包盲盒圖片,再清點一下家中的物品儲備,我隱隱開始對家中小朋友接下來的營養有些擔憂。
在目前疫情形勢下,唯有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不出門、不聚集,盡自己有限的力量助力抗疫,希望社會面清零的任務早日完成,希望長春這座最有人情味的城市早日重啟,希望我們的生活早日回歸正常。
關鍵詞: 鄰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