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蟬聯國內洗衣液品牌11年 “銷冠”的藍月亮集團(06993.HK)正式登陸港交所。2022年3月29日,藍月亮集團發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但就2021年這份上市后首年遞交的成績單而言,卻并不算得上是一份“滿意的答卷”。
收益增加 盈利承壓
據財報顯示,藍月亮集團共錄得收益75.97億港元,相比2020年的69.96億,同比增長8.6%,歸母凈利潤為 10.1 億港元,同比下降 22.5%。;毛利為44.4億港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從64.5%降到58.4%。
這是五年內藍月亮首次遭遇凈利潤下滑。早在2021年7月21日·藍月亮集團就發布盈利預警:與2020年上半年約3.02億港元的盈利相比,本集團預期2021年上半年錄得股東應占綜合虧損約4400萬港元。
公告給出四項下滑原因:首先,在市場上非藍月亮客戶的平臺上出現了過剩的較低價產品,導致公司的定價策略及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體系受到干擾·為統一產品在市場上的定價,公司向客戶提供若干折扣以穩定產品的市場價格,因而對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造成了約9%的負面影響;其次,原材料成本與2020年上半車相比有所增加,第三位于2020年上半年退回的部分至尊品牌濃縮洗衣液在今年上半年與其他產品捆綁銷售并以折扣價出售,對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產生了1%的負面影響;最后,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在發展的洗衣業務所產生的虧損約為6700萬港元:
財報對此解釋稱:“盡管本集團于2021年上半年錄得虧損,但2021年下半年財務狀況得以改善,旨在于2022年進一步改善財務狀況,以提高運營效率并對運營成本實際更好的控制。”
線上營收增長放緩至個位數
在疫情時代背景下,藍月亮抓住了線上渠道銷售的風口,財報顯示,2021年藍月亮線上渠道實現營收38.06億港元,雖然是線上業務比例在5內一直有所增加,但營收能力卻在放緩,從2018年的同比增速45.6%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0.85%增速。
王牌產品的困局
2008年,寶潔、聯合利華等跨國品牌還牢牢占據著中國市場的時候,高瓴資本在研究中國消費品時,發現本土企業更有機會抓住消費品升級這一趨勢。創始人張磊找到了羅秋平,于是藍月亮以一款深層潔凈洗衣液迅速搶占市場先機,在洗衣液占比還不到4%的年代,開創中國洗衣“液”時代。
藍月亮洗衣液一直是集團的王牌產品,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2009年-2019年,藍月亮在中國洗衣液市場的份額連續11年(2009年至2019年)排名第一,擊敗了聯合利華、寶潔等外資巨頭。但在產品同質化趨于嚴重的當下,各大洗滌品牌緊隨其后,藍月亮毫無龍頭優勢可言。
公開資料顯示,藍月亮的業務主要由衣物清潔、個人清潔、家庭清潔三個產品線構成,但從目前看,衣物清潔(洗衣液)是藍月亮絕對的主要產品線,財報顯示,2021年的衣物清潔產品的營收占比依然處于高位,總收入中占比高達 85%。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曾形容藍月亮像是早期的“中國版寶潔”。但據寶潔財報公開披露的信息,2021年財年其營收規模已經達到了761億元。僅從規模來看,距離“中國版寶潔”,藍月亮還差著10倍的身位。與此同時,寶潔公司有著豐富的品牌矩陣,其旗下的吉列、飄柔、汰漬、舒膚佳、玉蘭油、佳潔士等品牌可謂家喻戶曉,同時并不只是清潔領域一個版塊,在美妝、個人和母嬰護理都有涉獵。
作為上市公司的藍月亮,僅憑單一的洗衣液似乎很難走得很遠,不過是挑戰也是機遇,個人清潔是一個大領域,若能不斷為品牌注入新鮮活力和長期競爭力,其發展前景仍充滿希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