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奧來德發布業績預告。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900萬元到8,900萬元,同比增長51.61%到70.80%;扣非凈利潤盈利7502.31萬元至8502.31萬元,同比增長77%至100.59%。
奧來德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主營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其中,有機發光材料銷售收入預計同比增長10%;蒸發源設備銷售收入預計同比增長76%。
雙輪驅動助推細分領域龍頭高增長
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為OLED產業鏈上游材料和設備制造分支,與下游OLED產業鏈景氣度呈正相關性。隨著蘋果公司不斷帶動OLED屏幕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推廣,京東方、LG等液晶屏幕制造廠商在OLED產業展開激烈角逐,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OLED業務也成為中游廠商增量支柱。在OLED上游產業鏈中,設備成本占據總成本35%,有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23%,兩項合計占總成本的58%。奧來德的兩大主營業務卡位于OLED上游最有價值部分,在產業鏈中處于關鍵地位。
在蒸發源設備上,奧來德依靠自主研發,為中游企業解決了國內第六代AMOLED設備“卡脖子”問題。目前,公司第6代AMOLED線性蒸發源設備已能與韓國YAS、日本愛發科等頭部廠商一決高下。
據太平洋證券統計,截至2020年底2021年初,中國規劃/在建的6代AMOLED產線合計產能約為35.4萬片/月,可預估的這幾年的蒸發源部件需求量在472套左右。以奧來德過去幾年年蒸發源約443萬元/套的平均銷售單價測算,中國蒸發源市場規模約21億元,而未來如有新的AMOLED產線投資落地,蒸發源市場規模還將持續成長。
數據顯示,奧來德2018至2020年分別銷售33臺、39臺、45臺,實現營收約1.56億元、1.73億元和1.89億元,增長迅速,且公司蒸發源的單價較高,毛利率高達68%。奧來德作為唯一一家能夠自主開發和產業化應用于高世代的高性能線性蒸發源的國產企業,在未來國產化替代趨勢下,必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有機發光材料方面,自2005年成立以來,奧來德一直致力于電致發光材料的研發工作,通過17年的自主研發和產業經驗積累,公司有機發光材料產品由成立初期的中間體和前端材料向技術壁壘更高的終端材料升級,現已全面覆蓋了發光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四大類,細分品類達百余種。2020年報告期內,公司進行了400余個材料結構的設計開發工作,完成了300余個樣品的合成制備,其中10支材料的性能相當或優于國外產品。創新成果的逐步收獲對公司業績增長形成良性的循環式推動,2022年公司有機發光材料業務仍保持穩中增長的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仍在加速推進有機發光材料產能擴張,預計2023年上海新建的終端材料產線達產,產能有望新增10000kg/年,將為公司有機發光材料業務的可持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多元化產品矩陣打開成長天花板
除了專注兩大主業外,奧來德聚焦研發,積極打造多元化產品矩陣。目前我國下游終端領域面板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和話語權在逐漸提升,奧來德在RGB發光材料、薄膜封裝材料、PI薄膜等均有所突破,多元化產品矩陣將豐富未來營收結構占比,打破成長天花板。
近年來,奧來德研發投入不斷加大,2021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為3,788.9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15.10%。作為高科技材料類企業,積極的研發投入帶來的專利成果和技術儲備將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奧來德共進行了近250個材料結構的合成開發工作,完成150余個樣品的合成制備,并且新增發明專利申請62項,新增授權專利8項,研發助力奧來德產品實現重大突破。
在薄膜封裝材料領域,技術一直被韓國SDI、LGC、美國3M、日本MitsuiChem等壟斷。奧來德在其優異的研發團隊背景下,成為國內首家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的封裝材料供應商,其產品的綜合性能已達到了國外企業的同等水平,且在2021年4月,成功通過了和輝的產線測試。奧來德在薄膜封裝技術上的突破不僅成功打造了公司未來收入新的增長點,更是在封裝材料國產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在PI薄膜領域,目前我國高端電子級PI膜嚴重依賴進口,PI的核心技術被全球少數企業所掌握,包括美國杜邦、日本鐘淵化學、日本東麗、日本宇部興產和韓國SKPI等,美日韓的產能占全球產能的80%以上。未來實現PI薄膜國產化增長空間巨大。目前奧來德投資1.8億元改造廠區企業現有廠房擴建一套PI基板材料中試生產線,規劃年產能為1000噸,PI基板材料的布局無疑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競爭實力。
在OLED產業高速發展背景下,產業鏈話語權競爭愈演愈烈。作為OLED有機材料與應用部件龍頭的奧來德有望借助行業東風,深化產業布局,通過多元化產品矩陣打造業績增長點,不斷打開成長天花板。
關鍵詞: 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