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葉玲珍
上游產能供給緊缺疊加下游需求強力拉動,鋰鹽生產企業賺了個盆滿缽滿。4月6日晚間,科達制造預計2022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9億元,同比增長約371.91%。
除科達制造外,雅化集團、西藏礦業預計一季度分別實現超4倍、10倍的高增長,天齊鋰業也在1~2月經營數據中透露了主要產品量價齊升的信息。
根據業績預告,科達制造一季度凈利將達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8.71億元,同比增幅約388.22%。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10億元,科達制造在今年一季度就完成了去年業績的九成。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科達制造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建材機械業務市場拓展順暢,非洲建筑陶瓷產量同比有所提升;二是碳酸鋰市場價格上漲,參股公司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科鋰業”)凈利潤同比大幅上漲,由此帶來投資收益增長。
回溯2017年,主營陶機業務的科達制造戰略入股藍科鋰業,跨界鹽湖提鋰,以43.58%的持股比例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基于對市場需求的判斷,近年來藍科鋰業在原有的1萬噸/年碳酸鋰的產能基礎上,持續擴大生產規模,現有產能已達3萬噸/年,2021產銷量分別達2.27萬噸、1.92萬噸。去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從5萬元/噸左右一路飛奔,今年一季度報價一度突破50萬元/噸,目前仍維持在高位,科達制造此前的戰略入股步入收獲期。
2021年,藍科鋰業實現營業收入18.53 億元、凈利潤9.14億元。基于此,科達制造確認投資收益4.44億元,占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的44%。
鋰電上游漲價潮下,類似于科達制造這樣的高增長在業內并不鮮見。
早在今年2月份,雅化集團便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一季度盈利水平達9億元~12億元,同比增幅達10.54倍~14.38倍。目前,公司鋰鹽綜合設計產能4.3萬噸,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0萬噸以上。
無獨有偶,3月25日,西藏礦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120.39%~230.58%,凈利潤為1億元~1.5億元,同比增長398.08%~647.12%。公司表示鋰鹽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銷量逐步提升,是一季度業績增長較多的主要原因。
天齊鋰業也與日前發布1~2月經營數據,預計鋰精礦產銷量同比增加39%、56%,鋰精礦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366%;鋰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492%,并透露主要鋰鹽產品銷售價格迅速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亦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記錄中表示鋰鹽產品市場需求較為旺盛,目前產能較為緊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