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注冊制的推進,A股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多,但其中也有著不少企業“欲上市而不得”,成為了IPO審核中的“老大難”公司。這其中就有著命途多舛的賽克思液壓。
上會前夜主動撤回
按照原定計劃,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40次發審會議將在今日(4月7日)召開,屆時,三家企業擬A股主板上市的申請將在該次會議上過堂受審,而首家現身發審會接受發審委員們審核投票表決的,便是賽克思液壓。
公開資料顯示,賽克思液壓主營業務為液壓件、減速機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 液壓柱塞泵、液壓馬達和減速機的元件及其零部件。
按照原定計劃,賽克思液壓此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 8800 萬股以募集 9.6 億元。然而,在上會前夕,賽克思液壓“臨陣脫逃”了。
4月6日,證監會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40次工作會議公告的補充公告,因賽克思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克思”)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40次工作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并非是賽克思液壓首次沖擊IPO,早在2017年,公司就曾向證監會提交首發申請,不過,由于存在財務內控問題,公司在2018年8月22日撤回了申請。
在2021年1月28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關于對賽克思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
證監會指出,公司在此前的上市申報中存在違法違規事項,具體包括“公司2014年至2017年由實際控制人體外代墊公司設備采購預付款136.89萬元、成本費用310.38萬元;以其他單據支付董監高薪酬545.28萬元。公司提交的申報財務報表及招股說明書未如實反映和披露上述信息。”
一家五口控股97%
事實上,賽克思的上市之路可以追溯到2011年。
公司自2011年起便開始籌謀上市,十一年間,輪番經歷了多次上市中止、對賭回購、監管現場檢查,甚至還曾因違規受罰。此次主動撤回申請,也讓市場再度關注到這家公司的“積弊”。
賽克思是十分典型的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吳賽珍、高志明、朱未、高魏磊和高莉五人,而這五人,是一家五口。
吳賽珍與高志明夫婦二人通過明智投資間接持有賽克思液壓目前81.98%的股份,而余下三人分別直接持有的賽克思液壓4.59%、4.59%和6.13%的股份,一家五口共持有賽克思液壓此次IPO發行前97.3%的股份。
首先,家族企業上市,往往很難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
在家族成員持有大部分股份,甚至完全控制了企業經營決策權的情況下,董事會被家族企業控制或者形同虛設,小股東的利益往往不會得到重視。這樣失衡的股權比例,使股東之間的地位產生懸殊,長時間利益受到損害的小股東和公司大股東之間難免產生矛盾和糾紛,也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其次,從最近幾年賽克思的財務狀況來看,形勢也不容樂觀。
在2018年IPO折戟之后,公司近三年的年化營業收入一直徘徊在4億左右難以寸進,扣非凈利潤方面更是從2018年開始持續逐年下滑。2020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至7429.93萬元,已經不足“隱形紅線”8000萬元。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賽克思與客戶關系錯綜復雜。
資料顯示,在報告期內,與公司存在各種關系的經銷商企業,當期銷售金額分別為5665.62萬元、5737.74萬元、5504.24萬元、2637.0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44%、14.11%、13.87%、11.50%。疊加被其認定為關聯企業在內的客戶,來自“裙帶”敏感關系的經銷商承包了公司近30%的銷售收入。
雖然有“裙帶”之嫌,對于這些關系企業,賽克思卻堅稱已經披露完畢了其之間的真實關系,不認為是公司的關聯方。
目前,公司為何在上會前夜緊急撤回申請還沒有具體消息披露,后續是否繼續沖刺A股IPO也尚未可知,不過辛苦奮戰卻倒在上會前夕,不免讓人扼腕。
但是,從2018年撤回申請后再戰來看,賽克思液壓這11年的上市之路或許還會繼續延長下去。
關鍵詞: 臨陣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