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最熱門的詞不是熱搜榜上的明星八卦新聞大事,而是“夾?!薄皧A”是什么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微博內容含某些特殊詞、敏感詞,以及廣告內容的微博,被限制流量,或者用戶直接不可見。用戶瀏覽內容時會發現微博內容下面一欄變灰,無法轉發、評論、點贊。甚至于某段時間,“今天你被夾了嗎”成為網友們微博沖浪的問候語。
這個現象之所以被稱為“夾”,那就要歸功于“夾總”——來去之間,這是新浪微博現任CEO王高飛的微博名。很多年前,網友對來去之間的簡稱還是“來總”,而“夾”卻意味著“來”字下面沒有了。為什么王高飛會從“來總”變成“夾總”,這里頭頗有一段淵源。不僅包含王高飛個人的人設,還有他背靠的新浪微博近幾年口碑和經營的淪陷。“夾總”就像一面鏡子,將微博的輝煌失落一一映襯。
從“來總”到“夾總”
“夾總”王高飛有著北大電子計算機本科學位及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學士學位,職場生涯從開始便一路暢通。
2000年4月,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同年8月,22歲的王高飛加入到新浪,成為研發中心的一名工程師。
2004年,王高飛加入新浪網無線事業部,并在兩年后成為新浪無線總經理,全面負責新浪無線業務,而當時的王高飛年僅28歲。
2008年10月,而立之年的王高飛出任新浪網副總裁,繼續分管新浪無線。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同月,王高飛注冊新浪微博,昵稱“來去之間”,個人簡介為:移動互聯網分析師。
2014年王高飛成為新浪微博首席執行官,同年3月份,新浪微博正式更名為微博,并于4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
注冊微博13年,王高飛是當之無愧的微博重度使用者,每天發布微博數在30條至60條不等,僅2022年4月6日,王高飛就發布了47條微博,當然,絕大多數是轉發形式。正因為來去之間的特殊身份,和其與微博的高度粘性,在過去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為“來總”。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總”也有翻車的時候,2017年7月,新浪微博CEO王高飛@來去之間推送的一條視頻被微博管理員刪除。來去之間連發兩條微博吐槽:“蛇精病,真給勞資刪了……”微博管理員連自己頂頭上司的微博都能刪,何況是普通網民呢。類似的翻車事件發生過多次,“來總”因為微博限流、嘲諷用戶使用小米6手機等一系列行為愈發引得用戶不滿,其信用評級逐漸崩塌,不斷有網友嘲諷其“下面沒有了”,于是“夾總”誕生。
微博“起死回生”?
“夾總”被譏諷的同時,用戶內容屢屢被“夾”的微博處境一樣尷尬,近日,微博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四季度微博總營收達到6.16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廣告營收達到5.5億美元,同比增長21%,廣告中來自于移動端的比例達到了94%。四季度微博調整后營業利潤達到2.198億美元,營業利潤率達到了36%。2021全年,微博總營收達到22.6億美元,同比增長34%,調整后營業利潤達8.292億美元,同比增長43%,調整后全年營業利潤率達到37%。
表面看,這份成績單屬實亮眼,可惜經不起推敲。從凈利潤來看,2018年微博凈利潤達到5.18億美元的高值,隨后凈利潤增速開始下滑。相比于2016年210.91%和2017年226.39%的高增長,2018年微博的凈利潤增速降至62.18%,而2019年和2020年的增速分別為-13.49%和-36.65%。雖然2021年,微博的凈利潤增速轉負為正,但仍只有2018年的一半水平。
除了凈利潤,微博的另外兩大核心盈利指標也處于持續走低的態勢。2018年至2021年,微博凈利率分別為33.3206%、27.8923%、18.6160%、18.2482%,連跌四年,幾近腰斬。另一方面,從ROE(凈資產收益率)來看,從2018年起,微博ROE已經從最高的33.32%降至2021年的13.37%。
靠廣告不靠療效
作為中國流量最大的公域社交平臺,微博變現的主要方式是廣告營銷,廣告及營銷收入占比長期近九成。財報顯示,2021年,微博廣告收入達19.8億美元,占比87.6%,其中非阿里巴巴廣告收入18.4億美元,同比增長38%。另外,增值服務收入也有2.8億美元,同比增長36%。
僅2021年第四季度,微博的廣告營銷收入就達到5.5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不包括阿里巴巴部分的廣告收入占比約91%,達到5億美元,同比增長28%。另外一部分收入來自增值服務,約為0.7億美元,同比增長9%。這主要歸功于第四季度的“雙節大促”,各大電商平臺和品牌商家會集中加碼廣告營銷投放,因此,微博的流量轉化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另一方面,微博對阿里的依賴性在逐漸減弱,阿里最高時曾為微博帶來40%的廣告收入,2020年微博全年廣告營收阿里巴巴廣告業務占比10.23%,到2021年,這一比重已降至7%。
需要警惕的是,雖然微博廣告收入增加但廣告主數量卻下降明顯。2018年至2020年,微博廣告主數量連年下滑,分別為290萬、240萬和160萬。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21年上半年,媒介行業廣告收入占比里,短視頻占比42.6%,其中抖音以30.2%位列第一,微博社交占比已下滑到1.7%。
前有狼,后有虎
互聯網廣告這塊大餅讓所有的巨頭垂涎,不僅是微博,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快手,中長視頻平臺如B站、愛奇藝,社區種草平臺如小紅書,都虎視眈眈。
從各大平臺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來看,愛奇藝在線廣告業務營收17億元,是其營收第二多的一個板塊;B站廣告營收15.9億元,為其貢獻了27.5%的營收,僅次于直播與增值服務。至于短視頻平臺,更是擁有明顯的流量優勢。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抖音的月活躍用戶為6.8億;另一短視頻巨頭快手的日活數則于2021年Q4達到3.233億,同比增長19.2%;月活數達到5.78億,同比增長21.5%,創下快手用戶規模的數據新高。微博的月活在抖快面前,只能排第三。財報顯示,2021年12月,微博月活躍用戶(MAU)為5.73億,同比增加約5200萬,其中移動MAU占95%;日活躍用戶為2.49億,同比增長2500萬。
此外,月活2億的小紅書也是不可小覷的對手??藙阡J報告顯示,2021年,小紅書的美妝護膚垂類KOL在數量和內容質量上都有顯著提升。美妝護膚行業作為微博品牌廣告的投放大戶,勢必會遭遇對手的拼搶。
在政策“夾”縫中生存
從生存環境分析,在抖快的雙重夾擊之外,微博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政策監管。近幾年,微博逐漸成為明星“飯圈”根據地,其設立的“明星勢力榜”、“花錢買/撤熱搜”等功能在打造流量明星、服務明星粉絲團的同時,也深陷集資等丑聞,飽受輿論詬病。
2021年5月8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發布會,“飯圈”亂象被列入治理重點。行動開展以來,新浪微博全面下線超話模塊中明星、CP、音樂分類排行,并嚴禁在超話中出現應援打榜模塊,嚴禁違規集資行為,將娛樂化占比從 40%降至25%。王高飛表示,目前微博的文娛流量仍處在恢復期,預期今年下半年文娛行業的流量才能恢復到去年的水平。
2022年3月1日,《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開始實施,該規定稱不得利用算法操縱榜單控制熱搜,這無疑給微博的飯圈經濟再添風霜。
值得關注的是,強監管之下,微博仍屢屢觸及政策紅線。據網信中國公眾號,2021年1月至1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實施44次處置處罰,多次予以頂格50萬元罰款,共累計罰款1430萬元。2021年12月,新浪微博主要負責人、總編輯被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約談,因新浪微博及其賬號屢次出現法律、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情節嚴重,對新浪微博主題運營公司予以共計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加碼社區業務,被豆瓣1元提告
王高飛在年度業績會上表示,社區業務在微博生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強,在此方面的投入能促進微博社交黏性和活躍度?!扒謇蔬\動”后,微博有意淡化明星色彩,在超話內容上也更加多元化,但也因此引發了和豆瓣的“1元官司”。
3月30日晚上,豆瓣官方起訴微博不正當競爭,稱微博“長期縱容用戶非法搬運內容”,并要求微博賠償1元。豆瓣官方在微博發了多張與起訴有關的圖片,并且舉證了微博最近的超話活動“超話新星計劃”。
根據豆瓣官方發布的民事起訴狀顯示,豆瓣起訴微博長期縱容平臺用戶(其中大量為依靠流量獲利的營銷號用戶)非法搬運內容,擅自使用豆瓣的商標。
對此,微博不僅留著豆瓣官微的發言,沒有限流、刪微情況出現,還通過微博發言人就此事進行了回應,稱良禽擇木而棲,用戶在不同平臺之間流動很正常,互聯網是開放自由的,并不是不正當競爭,還列出此前整治微博內用戶搬運豆瓣不良內容的公告。
美股欲摘牌,回港上市首日破發
在資本市場上,微博最近的日子也有點難。美國當地時間3月23日,微博遭美國證監會(SEC)列入退市風險名單,成為第六家被列入該名單的在美上市公司。微博需要于4月13日前向SEC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若無法證明,則會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消息傳出后,微博美股股價盤中跳水,跌幅一度達7%
另一方面,2021年12月8日,微博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發行價272.80港元/股,開盤即破發。截至2022年4月7日16時,微博港股收于204.6港元/股,已較發行價跌去28%。
投行研報方面,近日,野村將微博(WB.US)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由65美元下調至31美元。野村在研報中指出,由于宏觀不利因素,微博2022財年的增長前景依然不明朗。(來源|大華觀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