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在接受媒體采訪中提到,邁瑞醫療以電子產業為主體的產業布局,為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支撐。
過去幾年,國內產業在核心科技領域頻頻被“卡脖子”。頂層設計不斷強調,要“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作為國內創新領域的先驅,邁瑞醫療再次承擔起“龍頭”責任,圍繞醫療電子產業鏈,不斷強化、升級,形成了系統創新。
據了解,邁瑞醫療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與臨床需求相結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同時緊抓內部研發創新和外部并購整合兩條路徑,加快核心技術掌握,保障供應鏈穩固;并且堅持研發的高投入,并逐步走向技術“深水區”。
“邁瑞醫療將與國內先進企業與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堅,不斷帶來優質產品與服務。”李西廷如是說道。
發明專利突破4864件
在高端制造領域,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種創新力,很大程度反映在研發上。
2018年,國家發改委曾公布了一份榜單,名為《發明專利擁有量前50名企業》。在這個名單中,邁瑞是唯一上榜的醫療器械企業。
而伴隨著科技創新的堅持,邁瑞醫療的專利量還在不斷創出新高,根據最新的三季報,截至2021年9月30日,邁瑞共計申請專利6850 件,其中發明專利4864件;共計授權專利335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609件。
專利數據的不斷壯大,離不開邁瑞醫療對研發的重視。
截至目前,邁瑞醫療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資源配置的研發創新平臺,設有九大研發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漢(在建)、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谷、美國新澤西和美國西雅圖。
從人員數量來看,據邁瑞公告,2017年底至2020年底,邁瑞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1764名、2258名、2508名、3070名,分別占公司當期員工總數的21.20%、24.45%、25.54%、25.94%。
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邁瑞研發投入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33%、12.06%、10.13%、10.33%、9.96%、9.97%,比重年均在10%左右,遠遠領先同業。據悉,全球排名前50的醫療器械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僅占營收額的7%。
從公司創立初期,邁瑞就確定了走自主研發創新、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
自主創新+并購構筑全產業“生態”
除了對研發投入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邁瑞醫療還通過并購強健“肌肉”和“筋骨”。
近10年來,邁瑞醫療進行了多起收購,涉及IVD、監護、內鏡、骨科等產品線,延伸至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
這一系列的投資并購是邁瑞產品線拓展、市場擴張的重要因素。如2013年,邁瑞醫療宣布與美國ZONARE醫療系統集團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1.05億美元全資收購ZONARE。在這次收購的三年之后,邁瑞醫療推出高端彩超產品Resona7,并在數量上,迅速做到了國內彩超市占率第一。自研和并購再吸收相輔相成,邁瑞的研發效率大大提高。這也為邁瑞走向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
2021年,邁瑞再度收購了芬蘭海肽生物(HyTest)及其下屬子公司100%股權。HyTest是全球頂尖的專業IVD上游原料供應商,在專業原料廠家當中排名數一數二。這筆收購之后,邁瑞不僅能補齊核心原料研發生產能力,還能優化上下游產業鏈的全球化布局,為公司IVD業務的海外拓展奠定基礎。
在內生和外延并重之下,邁瑞醫療逐漸從單一產品到多產品線、從低端產品到高端產品、從國內市場到全球市場……在核心的三大領域(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擁有了國內同行業中最全的產品線。
對醫療器械行業來說,完整的產品體系意味著可以進行生態的構筑。一整套的產品搭配,可以讓醫療診斷更加流暢、迅速。
近年來,邁瑞醫療大膽嘗試,自建體系,通過全產業鏈的布局為其帶來了集群效應,也讓邁瑞醫療的單個獲客成本遠遠低于同行。邁瑞醫療不僅可以為對方提供一整套的醫療器械,還能提供IT信息化方案,由于都是邁瑞自家研發制造的產品,產品間的協同性與契合度大大增強;而且,邁瑞還能提供一整套的售后服務。無形之中,邁瑞就構筑了一個強大的行業供應體系。
目前,邁瑞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市場,更是覆蓋近11萬家醫療機構和99%以上的三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