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五大上市險企均已公布今年一季度保費收入情況,普遍較去年實現了正增長。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險企共計攬入1.01萬億元保費。
此外,由于今年以來權益市場表現疲弱,業內普遍預計上市險企一季度投資端表現不佳,凈利潤將承壓。但在穩增長的背景下,銀行、地產板塊有望迎來利好,而上市險企由于在地產和銀行板塊的配置金額較大,也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據統計,今年4月以來,北向資金已增持了多只保險股。
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度攬入1.01萬億保費
目前五大上市險企均披露了一季度保費收入情況。據統計,五大上市險企共計攬入保費1.01萬億元。各大保險公司今年一季度總保費普遍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增長。
今年一季度,新華保險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48.90億元,同比增長2.36%。中國人壽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3150億元(未經審計),同比下降2.75%。
中國人保今年一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323.75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人保財險保費收入1521.39億元,同比增長12.2%;人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97.5億元,同比增長17.9%;人保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04.86億元,同比增長19.2%。
中國平安今年一季度總保費收入為2464.77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平安財險、平安人壽、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730.18億元、1626.14億元、67億元、41.46億元。
中國太保今年一季度總保費收入為1487.32億元,同比增長7.23%。其中,太保壽險原保險收入為994.50億元,同比增長4.2%,太保財險原保險業務收入為492.82億元,同比增長13.8%。
權益市場疲弱 投資端或拖累一季度凈利潤表現
多位業內分析師均指出,由于今年一季度權益市場表現不佳,以及2021年一季度多家上市險企大量兌現浮盈帶來的高基數,預計2022年一季度上市險企凈利潤總體承壓。
中金公司表示,由于2022年一季度資本市場波動幅度較大,預計保險行業內多數上市公司受投資端拖累,一季度凈利潤將出現一定幅度下降,行業整體凈利潤同比下降15.5%。其中中國人壽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8.9%、中國太保同比下降8.6%、新華保險同比下降25.3%,部分去年同期集中兌現浮盈的公司由于投資端基數較高將面臨更大壓力。
招商證券非銀團隊則指出,由于2021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及時兌現了一定的權益資產浮盈,導致當期利潤增速較高,墊高了基數,在2022年一季度權益市場下跌以及利率低位背景下,投資收益率同比將下滑明顯。但中國平安凈利潤2022年一季度有望在低基數下實現增長,主要由于2021年一季度平安對華夏幸福計提了資產減值。
面對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資產市場波動加大,監管則不斷呼吁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
多家保險資管公司也表態指出,市場波動具有短期特征,堅定看好資本市場投資價值。將主動把握時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根據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保險公司配置股票和證券基金的比例距離監管上限還有較大空間,”大家資產總經理吳劍飛說,“按照30%平均比例上限,扣除其他權益類資產后,預計還有接近10%的提升空間,加倉‘彈藥’充足。”
穩增長下估值有望修復 北向資金近期掃貨多只保險股
多位業內分析師還指出,在當前穩增長預期下,對銀行、地產持股占比更高的保險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雖然險企一季度凈利潤承壓,但保險股估值更受未來預期的影響,因此或會迎來一波估值修復”,某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
目前,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幾家上市險企地產敞口占投資資產比重分別為6.1%、5.3%、4.5%、3.2%、2.1%、2%,國君非銀的劉欣琦團隊指出,當前在穩增長預期下,有利于地產占比更高的保險股估值修復。
招商證券非銀團隊也指出,2022年以來中央及各部委持續釋放積極維穩信號,各級別政府落實因城施策,供需兩端政策優化調整力度均有所加大,有助于推動房地產行業和經濟健康發展,這會對近期已顯著上漲的地產、銀行板塊構成利好,地產、銀行板塊股價有望有所表現。而上市險企由于在地產和銀行板塊的配置金額較大,也有望獲得不錯收益。
而北向資金近期也加倉了多只保險股。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北向資金4月以來不斷掃貨多只保險股,累計凈買入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以及中國太保。
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以來,北向資金最看好中國人保,增持了3334.8萬股。此外,北向資金還分別增持了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增持數量分別為570.33萬股、316.63萬股以及188.87萬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