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杭州,記者陳抗)訊,經過三年系統整改,制劑業務成為海正藥業(600267.SH)的主要利潤來源,在集采政策下穩步提升銷售額。公司總裁李琰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提到,目前制劑的產能利用率已逐步提升達到75%以上。此外,對于子公司海正動保,公司正在探索分拆上市的路徑。
海正藥業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119.02億元,較2020年增長8.91億元,增長主要來源于公司自產制劑銷售收入的增長,較去年同期增加20.65%。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自產制劑的銷售增長原因是集采產品銷量的增加,但集采產品降價也導致了制劑板塊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65個百分點。
從主要產品來看,抗腫瘤藥、抗感染藥、心血管藥、抗寄生蟲及獸藥、內分泌藥的毛利率均呈同比下滑。李琰在業績會上表示,集采的影響導致了對應品種總收入下降,但集采對于銷售額只是一次性沖擊,隨著重點產品放量,市場占有率提高,未來集采會帶給公司更多的利潤。
財聯社記者從業績會上獲悉,海正藥業正在考慮將全資子公司海正動保分拆上市,副總裁陳曉華表示,“去年動保做過一次增資,主要解決核心團隊的持股問題,未來我們會加快推進上市的進程。”此外,海正的參股子公司博銳生物也有上市計劃。
海正動保去年營收為4.52億元,并完成了首輪融資,其中寵物業務中的海樂妙產品銷售突破億元,是首個達到億元銷售額的國產驅蟲藥。海正藥業主營業務中,抗寄生蟲藥及獸藥的營收為8.91億元,同比增長21.77%。
公司2021年凈利潤的增長得益于2021年3月起瀚暉制藥的合并報表,瀚暉也是公司目前盈利的最主要來源,去年營收為53.2億元,凈利潤6.8億元,李琰表示,“瀚暉今年收入達不到百億,但收入和凈利潤增長非常良性,作為CSO(合同銷售組織)平臺,瀚暉已經確定了市場地位,代理了十幾家第三方公司的品種。”
瀚暉制藥的前身海正輝瑞,于2012年由輝瑞制藥與海正藥業共同合資組建,輝瑞在2017年退出合資。有投資者在業績會上提問,公司是否與輝瑞新冠特效藥有合作商談,李琰對此表示,“每一家公司都想跟輝瑞合作,海正也不例外,但目前雙方的合作尚無進展。”公司在月初曾公開表示,目前瀚暉銷售的品種中,與輝瑞相關聯的只有在合資公司成立時輝瑞注入的品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