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間,東方盛虹(000301)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17.22億,同比增長53.48%;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5.44億元,同比大增492.66%。
去年營收達到517.23億元
目前國內石化行業大而不強的現象突出,市場需求側對高端、高性能精細化工產品、新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東方盛虹全面開啟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報告期內形成了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一體化”業務格局。
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7.22億元,同比增長53.48%;實現歸母凈利潤45.44億元,同比大增492.66%。
從業務結構來看,公司目前主打煉化、新能源新材料、聚酯化纖業務三大業務板塊。其中,煉化板塊是公司聚酯化纖產業、新材料產業的原料保障平臺。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走小油頭大化工路徑,項目“油少化多”,具備向下游化工高端材料延伸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此外,公司為了不斷強化煉化項目的同類比較優勢積累,與之關聯的在建和擬建項目也在陸續進入進程。
從目前已經布局的項目來看,盛虹煉化2#乙二醇+苯酚/丙酮項目,設計乙二醇裝置規模10/90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規模40/25萬噸/年;虹威化工POSM及多元醇項目,設計乙苯裝置規模50.8萬噸/年、環氧丙烷/苯乙烯裝置規模20/45萬噸/年、聚醚多元醇裝置規模11.25萬噸/年、聚合物多元醇裝置規模2.5萬噸/年等,這些項目的建成將加倍強化上游煉化板塊對下游精細化工產業鏈延伸的支持作用。
該項目對東方盛虹意義重大,是公司實現“油頭、煤頭、氣頭”全覆蓋的大型化工企業的關鍵布局,如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入正常投產階段,東方盛虹跨越周期性波動的能力或顯著增強。
據中金公司對該項目盈利能力的測算,預估達產后,也有望實現單噸約600元的凈利潤,即約96億元的年化凈利潤,將直接將帶動公司躋身國內頂級煉廠序列。
大手筆布局多個擴產項目
在精細化工新材料領域,東方盛虹算得上是耕耘時間最長的民營煉化一體化企業。2021年,東方盛虹又順利完成對斯爾邦石化的收購并表。
作為國內第一大EVA生產商,斯爾邦石化將成為東方盛虹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產基地,專注于生產高附加值烯烴衍生物,形成丙烯、乙烯及衍生精細化學品協同發展的多元化產品結構,目前已投入運轉的MTO裝置設計生產能力約為240萬噸/年(以甲醇計)。
截至報告期末,東方盛虹的EVA年產能30萬噸,約占國內總產能的20.38%,其中光伏級EVA年產能超20萬噸,約占全球光伏級EVA產量28%;丙烯腈年產能78萬噸,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丙烯腈生產基地,國內碳纖維企業的主要原料供應商。
而聚酯化纖領域,滌綸長絲是紡織品的重要原料,作為紡織業的上游行業,滌綸長絲的消費量近年來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東方盛虹目前分別在蘇州吳江、宿遷泗陽設立化纖生產基地,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260萬噸/年差別化纖維產能,其中包括超30萬噸/年再生纖維產能,差別化率超過90%,以高端DTY產品為主。公司聚酯化纖的經營主體包括位于吳江地區的國望高科及其下屬企業,以及位于泗陽地區的國望宿遷、芮邦科技。
除現有項目外,公司產能擴張的步伐也在加速:2022年開局便已大手筆布局多個擴產項目,2022年1月12日,公司宣布二級全資子公司江蘇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將投資建設二期年產25萬噸再生差別化和功能性滌綸長絲及配套加彈項目,預計總投資為28.38億元,建設期為2年。
緊接著,公司另一家二級全資子公司國望高科纖維(宿遷)有限公司也將投資建設二期年產50萬噸超仿真功能性纖維項目,預計總投資為36.12億元,建設期為2年。3月,東方盛虹再出大動作,二級全資子公司虹海新材料(宿遷)有限公司擬投資66.55億元設年產100萬噸智能化功能性纖維項目的公告,三級控股子公司連云港虹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74.71億元建設可降解材料項目(一期)工程。隨著新增產能陸續投放,預計公司長絲業務在未來三年將獲得穩定的業績增量。
繼續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
據了解,東方盛虹煉化、聚酯、精細化工自我配套率高,盛虹煉化一體化裝置投產后,聚酯化纖上游PX和乙二醇原料將實現自供。此外,東方盛虹的煉化、新能源新材料板塊聚集于國內七大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之一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園區內石化企業及公司下游產品對煉化產品消化比例高,區域、產品和生產工藝的高效協同與配套優勢帶來了成本優勢。
對于未來發展,東方盛虹表示將持續圍繞新能源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產業,全面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轉型,構建并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
2022年,東方盛虹仍將在全力打造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三大項目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布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