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南京通達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達海)創業板IPO完成了第二輪問詢的回復,目前暫無新進展發布。招股書顯示,通達海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軟件企業,主要為法院等客戶提供電子政務領域信息化建設綜合服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通達海在兩年內分紅近4000萬元,此次首發該公司擬將2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在過去近9年內該公司無新增專利,且其應收賬款占比在持續上升。
報告期積極分紅 安排1.92億元募資補流
通達海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保持增長態勢。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份(以下簡稱報告期),通達海實現營業收入17042.85萬元、24474.43萬元、33671.88萬元和14606.93萬元;同期該公司實現凈利潤3479.67萬元、4317.02萬元、7818.48萬元和823.91萬元。
在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通達海報告期內實施了積極的現金分紅。2020年該公司現金分紅2877.7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37.5%。2019年該公司現金分紅978.42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22.9%。
兩年分紅近4000萬元,從這個節奏看,通達海似乎并不缺錢。然而,此次首發募資中該公司有近2億元資金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書顯示,通達海此次IPO擬募集資金10億元,其中1.92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通達海通過政府補助及各種稅收優惠獲的現金分別為1305.9萬元、1237.67萬元、1514.31萬元和374.26萬元。
每年獲得政府補助1000多萬元,報告期內分紅近4000萬元,本次首發又安排1.92億元補流,可以說通達海的資金流操作十分“嫻熟”。
發明專利數1項 軟著撐場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通達海的專利總數及發明專利數僅1項,另外有軟件著作權70項、軟件產品證書41項。其中,2020年該公司僅新增2項軟件著作權。另外,該公司唯一的發明專利的申請獲取時間為2012年10月18日。
通達海在招股書中列出的可比同行有華宇軟件、太極股份、榕基軟件、交大慧谷。根據榕基軟件年報,截至2020年年末,榕基軟件擁有發明專利26項,軟件著作權341項,分別是通達海的26倍、4.87倍。
根據華宇軟件年報,2020年,華宇軟件新增發明專利4項,新增軟件著作權216項,2020年年報并未披露總專利數。
太極股份年報顯示,2020年,太極股份新增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24項,新增軟件著作權194項,2020年報并未披露總專利數。
從新增軟件著作權數量看,2020年,華宇軟件新增軟件著作權216項,太極股份新增194項,榕基軟件新增43項,但通達海僅新增2項。這三家可比公司2020年新增軟件著作權數量分別為通達海的108倍、97倍、21.5倍。
從研發費用看,2020年,通達海的研發費用為7085萬元。華宇軟件、太極股份、榕基軟件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84億元、3.72億元、1.05億元,分別是通達海的5.42倍、5.25倍、1.48倍。
可以看出,與可比同行相比較,通達海研發成果數量極少,缺乏足夠的專利技術壁壘,在技術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劣勢。
應收賬款隨業績水漲船高
通達海的客戶主要來自于公檢法等部門,想必應收賬款高企并不會導致壞賬擔憂,不過回款壓力還是有的。
招股書顯示,2020年通達海61%的收入來源于法院,還覆蓋了銀行、電信、監察委、企業等相關機構。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億元、2.45億元、3.37億元、1.46億元,保持增長態勢。
作為通達海的核心業務,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法院系統信息化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11億元、1.85億元、2.06億元和0.68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5.31%、75.76%、61.22%、46.68%。
2019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6.6%;2020年增速降至11.2%,同比減少55.4個百分點。此外,報告期內,通達海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6.28%、56.49%、58.66%和49.85%。
應收賬款占比隨著業績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通達海報告期內的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0.27億元、0.52億元、0.65億元和0.7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6.10%、21.34%和19.23%和5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將繼續關注通達海首發進展。
(責任編輯 張麗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