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大中礦業(001203)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5億元,同比增長77.94%,凈利潤4.47億元,同比增長27.04%;基本每股收益0.3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3月4號發布了上市后首份年報,其2021年經營業績表現十分亮眼,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同比大幅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據公告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95億元,同比增長96.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174.47%。
據了解,大中礦業在獨立鐵礦采選企業中具有較大的儲量優勢。鐵礦石是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鐵礦石儲量直接決定了鐵礦采選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雖然我國鐵礦石資源量較大,但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顯的區域性且絕大多數是貧礦,鐵礦資源整體質量較差。公司及分、子公司共擁有采礦許可證7項,探礦許可證2項,在內蒙古及安徽地區擁有已備案鐵礦石儲量52,245.28萬噸,約占全國查明儲量的6.09‰(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我國查明鐵礦資源儲量約857.49億噸)。TFe平均品位在28.87%以上的占80.04%,書記溝鐵礦平均品位達37.49%。現有礦山擴建及新建礦山達產后,公司年開采原礦能力將達到1,500萬噸,可持續開采30年。
業內人士表示,大中礦業在內蒙古礦山實現采選平衡、安徽礦山建成達產后,鐵精粉產能將大幅提升。公司產能的快速擴張,一方面將促進公司業績的提升,另一方面將大幅度提升公司在國內獨立鐵礦生產企業中的行業地位,使公司在與鋼鐵企業合作中處于更加主動的地位,預計未來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望繼續維持高增。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歷來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經過多年努力,通過對書記溝、周油坊等礦山的開發,形成了礦山開采技術、選礦技術、環保技術在內的較為先進的技術體系,在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安全風險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此外,為推進礦山開發建設進度,研究解決礦山建設及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大中礦業分別成立了研發中心和金日晟礦業科技研究所,其中公司研發中心獲得內蒙古自治區認證的“大中礦業鐵精礦研究開發中心”。
關鍵詞: 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