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凈利暴增6.4倍)
受益光伏行業的旺盛行情,不少企業開啟了“躺贏”模式,大全能源(688303.SH)繼2021年凈利潤取得4.5倍增長后,2022年一季度又拿下6.4倍增幅的靚麗成績。
受該消息提振,4月22日,大全能源股價大幅上漲7.15%,報收53.95元/股,最新總市值為1039億元。
拉長時間看,自2021年7月上市以來,該股表現并不樂觀。近半年時間,該股走勢震蕩下行,自2021年8月30日觸及歷史最高點96元/股后,迄今已累計跌幅43.8%。
01首季凈利大增6.4倍
公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收81.3億元,同比增長389.28%;歸母凈利潤43.12億元,同比增長640.85%,環比增長244%,已接近去年前三季度44.73億元的凈利總和。
對此,大全能源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產銷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時,2021年以來,下游單晶硅片擴產提速,而高純多晶硅料環節整體供應緊缺,使得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2022年一季度仍高位運行。
行情數據顯示,2021年底,瘋漲了一年的多晶硅價格有所回落,全年該產品價格仍漲幅超1.6倍。2022年初,多晶硅價格開始回升并持續上行。截至2022年4月,多晶硅價格突破20.5萬元/噸,同比增幅高達115.8%。
大全能源專注于高純多晶硅領域,主要產品為高純多晶硅,處于光伏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據悉,多晶硅經過融化鑄錠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別做成多晶硅片和單晶硅片,進而用于制造光伏電池。
目前單晶硅片已經成為硅片市場主流,緊跟市場走勢,2022年一季度大全能源生產的單晶硅片用料占比提升至97%以上,并實現N型高純硅料的批量銷售,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硅料量價齊升。多晶硅銷量3.9萬噸,相較去年同期的2.15噸,同比增長達81.4%;單位售價達20.8萬元/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翻開歷史財報可以發現,以往幾年大全能源業績表現平平。2015年至2020年,公司凈利潤依次為1.04億元、2.82億元、6.71億元、4.05億元、2.47億元、10.43億元。
伴隨硅料市場持續走俏,2021 年度業績堪稱 “爆表”。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08.32億元,同比增長132.23%;實現歸母凈利潤57.24億元,同比增長448.56%。
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上游高純多晶硅產品需求,就2021年而言,大全能源年內新簽超過21萬噸硅料長單,公司產能訂單都已被鎖定至2025年。
2022年2月27日,公司再獲某客戶3萬噸多晶硅長單(2022年-2026年)。據機構預測,考慮年度產線檢修的影響,預計公司2022年全年多晶硅產量12-12.5萬噸,出貨規模有望超過13萬噸,同比增長超過70%。
因此,今年公司一季度取得超6.4倍凈利潤也符合市場預期。在當前硅料需求高企,且硅料價格表現強勢的背景下,大全能源未來持續性收入還是值得期待的。
02擴產成主旋律
從行業競爭格局看,我國高純多晶硅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特能源、東方希望、亞洲硅業等國內企業及德國瓦克、韓國OCI等國外供應商。
截至2020年末年,產能在5萬噸以上的規模企業有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特能源等4家,產能合計約31.7萬噸,占國內多晶硅總產能的75.57%,市場集中度較高。
而大全能源產能規模在業內處于第一梯隊,公司目前產能為10.5萬噸/年。根據硅業分會統計,202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48.8萬噸,公司產量為8.66萬噸,占國內市場份額17.75%,位居行業前列。
上游硅料環節是光伏行業的裝機瓶頸,2021年以來,為強化競爭優勢,以大全能源為代表的上市公司競相擴產。
2021年12月,大全能源拋出110億元定增募資,用于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同月,大全能源再披露擴產計劃,擬在包頭市投資332.5億元,建設30萬噸/年高純工業硅項目、2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20萬噸/年高純多晶硅項目、2.1萬噸/年半導體多晶硅項目。
包括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企業均紛紛宣布硅料新規劃產能落地。此外,青海麗豪、寶豐能源、新疆晶諾、信義玻璃等新玩家也開始進軍硅料領域。
如上表所示,2022年一季度,短短三個月時間,特變電工、大全能源、合盛硅業、上機數控、東方希望、中來股份、吉利科技、寶豐集團等企業規劃了140萬噸多晶硅產能。新規劃以及擴產的產能是2021年全年的2.77倍。
隨著硅料企業擴張產能的釋放,2022年將迎硅料產能大年。據硅業分會統計,預計到2022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86萬噸/年以上,環比上一年增加約35萬噸/年。
產能的急劇擴張,引發市場對硅料產能過剩的擔憂。或許正是對于產能過剩的危機感,近半年,大全能源股價走勢疲軟,2021年9月份以來,該股一路下滑,2022年迄今已回調20.06%。
不過,由于硅料位于光伏產業鏈的上游,技術壁壘高、產能擴產周期長。多方機構認為,從當前的供給格局來看,短期內,硅料產能依舊會被下游釋放的需求消化掉。硅料企業的“好日子”在2022年大概率還會持續。
中原證券表示,根據投產和產能爬坡時間計算,硅料拐點可能在2022年二季度末出現。
結語
總的來講,大全能源基本面良好,龍頭地位穩固、訂單充沛、經營業績堅挺。對于大全能源而言,其估值能否突破,一方面在于其產能和銷量的快速釋放。另一方面在于,N型電池技術可能是光伏下一輪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該公司能否抓住機遇,快速出圈,搶占市場。
據悉,2021 年,公司圍繞單晶料和N型硅料產品持續加大投入,累計研發投入達3.75億元,同比增長近700%。據大全能源介紹,其已實現N型高純硅料的批量銷售,并獲下游主流客戶驗證通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