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齊鋰業(002466)旗下重要子公司,SQM(智利化工礦業公司)最新一季報業績超預期,并預計將增厚上市公司業績。在5月22日晚間公告中,天齊鋰業預計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將因此預增6.2億元。
SQM增厚半年度業績
5月19日,SQM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7.961億美元,折算人民幣約53.76億元,超出此前天齊鋰業一季報的預估,并預計天齊鋰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因此增加約6.2億元人民幣。
天齊鋰業提示上述凈利潤預計增加金額是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的結果,未經審計機構審計;SQM披露的2022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數據也尚未經審計,最終結果以上市公司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為準。
目前天齊鋰業持有SQM的A類股和B類股合計約23.02%,按照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天齊鋰業在編制和報出第一季度報告時,SQM尚未完成和報出其第一季度報告,且受合規性限制無法向公司提供其第一季度財務數據。所以,上市公司通過財務測算模型并結合澎博社預測的第一季度EPS等信息預估SQM第一季度經營損益。
SQM對天齊鋰業業績影響重大。今年一季度,天齊鋰業凈利潤實現33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凈利潤約21億元,同比扭虧的主要因素便是預計聯營公司SQM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同比將大幅增長。年報顯示,期末上市公司持有SQM的凈資產份額比例對應為48.69億元,雖然規模小于其他海外資產標的,但SQM對應的投資收益高達到7.6億元。
SQM披露業績當天,天齊鋰業5月19日股價上漲5.28元/股,5月20日股價回落。
衍生品交易引監管關注
另一方面,天齊鋰業對SQM相關衍生交易和會計處理的審慎性也引發監管關注。
去年,天齊鋰業衍生品投資虧損4969.83萬元。公司所持有的部分SQM公司B股股票押記給摩根士丹利,以取得3年期借款,并買入與押記股票數額相當的看跌期權,作為借款償還能力的保證,同時賣出與押記股票數額相當的看漲期權以對沖部分融資成本,上述看跌期權將于2022年全部到期,而上市公司將相關資產由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調整分類至交易性金融資產。
對此,深交所在針對天齊鋰業2021年年報的問詢函中,要求說明近三年套期產品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具體情況,以及將看跌期權由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重分類至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合規性,以及報告期內衍生品投資金額、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等在期末凈資產比例均為0,要求說明是否有誤。
1月4日,天齊鋰業召開董事會,同意授權公司管理層可以出售全部質押的SQM的B類股,用來完成領式期權融資的到期償還,并授權管理層根據實際價格、時機等因素選擇收回部分剩余股票或出售全部剩余股票收回現金。截至4月30日年報披露日,天齊鋰業已完成部分領式期權交割,償還摩根融資額約8835.40萬美元。
鋰價大漲產能擴張
SQM是全球領先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商和最大的碘、硝酸鉀生產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鹵水提鋰生產商,2018年天齊鋰業買下SQM23.77%股權,其中,通過銀團貸款和境外籌集資金籌集35億美元,因此背負債務負擔,加上隨后碳酸鋰價格回落、SQM資產計提損失等,拖累了上市公司業績,資產負債負債率攀升;直至去年鋰價大幅大漲,致使上市公司盈利發生扭轉,并且SQM加速產能擴展。
截至2021年底,SQM在智利的碳酸鋰有效產能為12萬噸/年,氫氧化鋰產能為2.15萬噸/年,并預計2022年上半年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能分別有望增加到18萬噸和3萬噸,2023年產能將進一步提高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能,分別達到21萬噸和4萬噸。
作為SQM第二大股東,天齊鋰業表示有望從其快速的產能擴張中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在日前接待機構調研時,天齊鋰業高管預計,未來幾年下游電池廠商的擴張速度將高于上游的鋰供應,并且下游的擴產周期較短,上游的擴產周期較長,因此在短期到中期內鋰供應依然將處于較為緊張的局面。根據伍德麥肯茲的預計,自2021年開始供需逐年趨緊,到2025年供給缺口為約10萬噸,到2030年將擴大到超過100萬噸。
同時,鋰電池行業也加強了產業鏈上下游綁定。5月9日,天齊鋰業與國內第三大動力電池廠中創新航簽署了戰略協議,雙方將就電芯及電池材料、新材料、鋰鹽、鋰礦等領域開展共同投資、合作研發等多領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天齊鋰業5月20日披露子公司天齊創鋰科技與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出資設立合資公司,以共同從事預鋰化負極材料及回收、金屬鋰負極及鋰基合金(復合)負極材料、預鋰化試劑(原材料)及預鋰化制造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相關業務。
關鍵詞: 天齊鋰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