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光伏便火的定律又一次應驗。
11日晚間,宇晶股份(002943)發布業績預告,該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3600萬元-4200萬元,同比增長達2828.02%-3316.02%。截至11日收盤,這家光伏產業鏈上的公司股價為51.81元,市值僅52億元。
有意思的是,這家市值僅52億的上市公司,在5月底曾被國元證券大膽喊出169元目標價,較當天股價存在287%的漲幅空間,引起市場熱議。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宇晶股份從事應用于硬脆材料加工的多線切割機、研磨、拋光機等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隨著單晶硅、磁性材料、碳化硅、藍寶石等硬脆性材料在光伏等領域的應用。自2020年起,這家公司在原有裝備制造的基礎上,開始進行金剛石線、碳碳熱場系列產品等耗材方面的布局,下游覆蓋消費電子、光伏和半導體產業。
在業績預告中,宇晶股份稱,公司產品服務的光伏行業市場行情持續向好,產品市場需求增加。同時公司加大對產品市場的開拓力度,客戶認可度進一步提高,公司生產的多線切割機、金剛石線、碳碳熱場等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
事實上,宇晶股份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就大幅增至1836.39萬元,同比增長827.17%。大幅度業績預增也引起股價大幅上漲,自一季報披露以來,其股價從4月26日最低24.01元一路漲至最高57.53元,漲幅達139.61%。
有意思的是,期間刺激股價的一個重要催化劑是,國元證券5月23日公開在市場上喊出169元的目標價。
當日,國元證券發布的一篇題為《宇晶股份公司首次覆蓋報告:掌握切片設備+金剛線+工藝,布局HJT專用硅片前景可期》,在“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一節中,分析師給予宇晶股份目標股價169元,較報告發布當天該股收盤價(43.63元/股)存在高達287%的潛在上漲空間。
A股市場中,研報目標價與公司最新股價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十分罕見,這也使這篇研報的市場關注度急劇升溫。
國元證券在報告中表示, “公司雖然是光伏行業的后進入者,但卻是業內少有的具備切割設備+金剛石線+工藝三位一體布局的企業,競爭優勢日益凸顯”“公司與雙良節能、永信新材合作,建設25GW光伏大尺寸硅片項目,布局切片代工服務和HJT專用硅片賽道……隨著HJT持續的降本增效,該賽道有望迎來爆發,并大幅提升對HJT專用硅片的需求。”
在“投資建議與盈利預測”一節中,國元證券基于“光伏切片迎來大片細線薄片趨勢,新切片產能緊缺”“開拓切片代工以及HJT專用硅片業務成長空間巨大”核心假設,預計公司2022年至2024年凈利潤分別為1.26億/4.83億/8.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62%/283%/68%,對應PE分別為35.0/9.1/5.4倍。
同時,國元證券使用可比公司估值法,選取光伏切片設備龍頭企業高測股份、異質結設備龍頭企業邁為股份作為可比公司。認為2022年至2024年,可比公司的平均PE分別為52.0/35.5/25.3倍。參考可比公司的平均PE,給予宇晶股份2023年35倍PE,對應目標股價169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事實上,硅片切片代工并非新事物,但由于近年來切片環節技術快速進步,代工模式的價值被重新評估。
中航證券認為,首先硅片在朝大尺寸化前進,新投資的切片設備可能因無法生產大硅片而落伍;其次,薄片化疊加大尺寸因素,導致硅片良率難以控制,需要企業對切片設備、切割耗材和工藝有深刻理解;此外,大尺寸硅片供不應求,2022年市場對182以上硅片需求或將超過220GW,而2021年底182以上產能合計約180GW,產能不足以覆蓋需求,大尺寸硅片產能緊俏導致拉晶產能來不及配備切片產能,轉而選擇有切片能力的代工廠合作。
在最近的機構調研中,宇晶股份硅片代工業務便受到關注。據了解,宇晶股份目前硅片代工業務主要跟雙良節能(600481)做配套。今年4月6日,宇晶股份擬與雙良節能合作,在江蘇鹽城設立子公司建立25GW大尺寸切片產能,其中宇晶股份持股70%,雙良持股20%。
除此之外,宇晶股份在機構調研中還表示,正針對當下正受市場追捧的Topcon電池薄片和HJT電池半片薄片代工進行技術研究和儲備。不過,目前Topcon電池和HJT電池等新技術專用硅片的市場需求較小。
關鍵詞: 公司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