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12日晚,被稱為“電解液之王”的天賜材料(002709)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盈利28億元-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7.74%-283.29%。同日,“電解液老二”新宙邦(300037)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9.83億元-10.27億元,同比增125%-135%。
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增長的影響,天賜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正極材料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公司借助行業發展機會,產能加速投放,公司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戰略取得顯著成效,隨著產品原材料自產率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業績預喜的同時,天賜材料還披露了多項新能源投資計劃,包括投資12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3.22億元投資建設年產7.5萬噸鋰電基礎材料項目、全資子公司九江天賜對池州天賜增資1.79億元、擬2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年產40萬噸鋰電池材料及10萬噸鋰電池回收項目前期相關工作,合計涉及資金19.1億元。
其中,擬12億元建設的年產2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溧陽市南渡鎮新材料工業園,其中建設投資約8億元,鋪底流動資金約4億元,建設周期為12個月。公司可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在總投資額度范圍內,對具體的項目投資內容及費用明細進行適當的調整。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平均營業收入60億元,年平均凈利潤3.15億元。
天賜材料表示,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磷酸鐵鋰回收產業鏈上的戰略布局,能有效解決公司未來區域產能供應不足的問題。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實現對重點客戶"就近供應"的目的。同時,有利于持續加強公司在原料運輸成本、供貨周期、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對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擬2億元開展年產40萬噸鋰電池材料及10萬噸鋰電池回收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組織和開展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科學規劃項目實施內容和實施進度、開展項目立項、環評、安評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公司將視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申報等前期工作的進度,結合項目建設的計劃,待相關條件具備后,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審批決策程序后具體實施項目。
另外,此次擬建設的年產7.5萬噸鋰電基礎材料項目,實施主體為孫公司池州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3.22億元。該項目產品作為電解液溶質六氟磷酸鋰的主要原料之一,將為年產 15.2 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提供原料,同時為公司電解液產品所需的上游原料提供了保障。
天賜材料稱,年產7.5萬噸鋰電基礎材料項目建設完成后,有利于持續加強公司在原料運輸成本、供貨周期、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對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平均營業收入28.21億元,年平均凈利潤2.22億元。
關鍵詞: 天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