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濟神州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美股業績報告及A股半年度業績快報。半年報顯示,旗下拳頭產品PD-1腫瘤藥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上半年銷售業績達12.51億元,突破了10億元新臺階。不過,明星產品放量未能扭轉百濟神州虧損情況。上半年,公司虧損額由去年的24.93億元擴大至66.64億元。
兩大明星產品在放量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百濟神州產品收入為36.76億元,上年同期產品收入為15.83億元,同比增長132.2%。百濟神州稱,產品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自主研發產品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銷售增長。
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是中國首個出海的創新藥,今年上半年,其全球銷售額總計15.14億元,上年同期全球銷售額總計4.17億元。其中,美國銷售額總計10.15億元,上年同期美國市場銷售額總計1.68億元。在中國,百悅澤銷售額總計4.55億元,上年同期中國市場銷售額總計2.48億元。百悅澤的商業化布局目前已覆蓋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范圍內還有40多項藥政申報正在審評中。
PD-1腫瘤藥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是百濟神州的另一款自研產品。上半年,該藥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12.51億元,上年同期中國市場銷售額總計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百澤安的銷售額相較今年一季度環比增長20%。百濟神州稱,醫保報銷范圍擴大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持續推動了百澤安在已獲批適應癥的市場滲透率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五年半累計虧4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百濟神州成立于2010年,主營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型藥物,也是中國本土創新藥企龍頭企業之一。百濟神州于2016年美股上市,2018年8月百濟神州上市港交所,2021年12月15日登陸A股,是全球首家實現“A+H+N”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不過,自上市以來,百濟神州一直未實現盈利,虧損還呈現擴大趨勢。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已累計虧損約400億元。其中,2017年-2020年,百濟神州分別實現營收16.11億元、13.1億元、29.54億元、21.20億元,總體保持增長;而凈虧損卻持續擴大,虧損額由9.8億元升至113.8億元。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收入42.10億元,同比下滑13.9%;凈虧損6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93億元,虧損擴大41.7億元。
對此,百濟神州表示,主要由于上半年合作收入下降27.74億元,以及美元升值導致匯兌損失7.71億元所致。
記者梳理發現,身處創新藥賽道,百濟神州的持續虧損與“燒錢”研發不無關系。2017-2021年,百濟神州研發費用分別為20.17億元、45.97億元、65.88億元、89.43億元、95.38億元,共計316.83億元,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03.3%。
另一方面,隨著自研產品的陸續上市,百濟神州的商業銷售、一般及行政管理(SG&A)費用也在增加,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SG&A費用為3.314億美元,相比較,去年同期該費用為2.323億美元。SG&A費用增加主要歸因于員工人數的增加,其中大部分來自于商業化團隊規模擴大、專業服務費用提高,以及包括銷售和市場營銷、市場準入研究和推廣活動等在內的外部商業費用的增加。
多家研報指出,考慮到百悅澤、百澤安和新產品快速放量,眾多新增適應癥處于申報或后期臨床,后續在研管線儲備充足,百濟神州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不過,多年的持續虧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本的信心。記者注意到,百濟神州2021年12月15日登陸A股,發行價為192.60元,上市首日即破發,最低曾跌停至79.96元,截至8月17日收盤,百濟神州A股收報108.92元,仍處破發狀態。(記者陳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