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28日晚間,張家港行(SZ.002839)發布2022年三季度,2022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36.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3%; 單季實現營收同比增幅9.41%。前三季度該行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2.68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0.1%;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33.78%。
該行作為成長性良好的優質上市農商行,堅守服務“三農兩小”的戰略定位,深耕區域經濟,服務普惠金融客群,強化科技與數字化運用賦能業務發展,走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業務經營持續穩健,存貸增幅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至2022年9末,該行總存款1,356.70億元,較年初增長145.39億元,增幅12.00%;總貸款余額1,127.57億元,較年初增長129.40億元,增幅12.96%;連續5年實現新增信貸投放超百億。從三季度單季指標看,該行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貸款增速環比邊際改善,其中個貸增長環比提速明顯,單季增長占新增貸款比重超七成。
做強增戶擴面,客戶群體持續快速增長。該行總部位于經濟發達的全國百強縣前三--張家港市,扎根長三角中心城市,在蘇州、無錫、南通等地設有三大分行,除此之外,在常熟、昆山、吳江、通州、崇川、啟東、海門、如皋、宿豫、青島即墨、邳州、連云港新浦、徐州云龍、丹陽、江陰、宜興等地設立有18家異地機構網點。作為區域性銀行,張家港行堅持回歸本源,同步挖掘本地、異地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戰略,秉承做散客戶、做大客群的經營理念,今年以來,在穩定存量客戶的基礎上,扎實開展擴面增戶行動,多措并舉創新應用場景,著力拓展渠道建設能力。年內,通過開展“美美鄉村”金融特派委員派駐專項行動,將金融服務進一步延伸至村(社區),充分發揮人熟、地熟及信息對稱的差異化優勢,強化網格化管理服務。據三季度報告披露,至9月末,全行貸款客戶總數已達38.04萬戶,較年初大幅增長44.79%,該行結合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不斷優化升級的系統,在區域內持續進行深耕細作,客戶數量保持良好快速增長,為張家港行后續各項經營業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降本增效成效初顯,經營質效穩中有進。該行自上市以來,營收增速長期保持良好成長性,2016-2021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13.7%,位列A股上市農商行首位。
今年上半年度,受疫情影響展業外拓受限,信貸投放節奏有所放緩,至2022年9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6.72億元,同比增幅7.03%,但從三季度(7-9月)單季指標看,營收增速較二季度環比改善,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穩定和持續優化,后續營收增速有望持續提升。報告期內,該行累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2.68億元,同比增長30.10%。從凈息差環比變化看,隨著該行成本管控及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提升,一季度以來,息差表現環比改善。成本收入比環比半年度下降0.08個百分點,成本管控進一步優化。
風控管理全面高效,資產質量持續穩健。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0.90%,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41.02%,較年初提升65.67個百分點,環比二季度繼續提升7.71個百分點,撥備的持續提升,進一步增強了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夯實業務經營穩健發展的基礎。
強化數字化轉型與科技運用,賦能業務良好發展。作為首批上市的農商行,該行勇于探索與創新,積極擁抱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技術,于2019年率先在核心系統中改造上線分布式數據庫,成為國內首家運用分布式數據庫的銀行。此后,該行陸續建設有多套分布式數據庫集群,廣泛應用于關鍵系統中,運行高效平穩。2021年上線新一代信貸系統,構建了傳統信貸、互聯網金融和交易銀行多維度的信貸體系,支持審批模式自動化、貸后檢查自動化等;持續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利用OCR、RPA等新技術,深挖創新應用場景,助力業務能力專業化、產品體驗優質化、管理工作效率化,賦能該行各項業務的良好發展。
該行積極布局綠色金融發展“先手棋”,將綠色金融定位為三大特色業務戰略之一,構建有綠色金融戰略體系,據報導,該行于近期成功發行1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創下了同等級評級金融債券發行的最低利率。從近兩年數據看,該行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服務支持力度,精準匹配區域內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助力區域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未來,該行公司業務特色化轉型成效將進一步顯現。(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