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片金剛線企業聚成科技啟動創業板IPO。
(資料圖)
11月24日深交所受理聚成科技IPO申請,公司擬募資15.27億元,分別投入到年產9000萬公里金剛石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布局鎢絲線產品
聚成科技主營業務為電鍍金剛石線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截至2022年6月末,聚成科技已經成功量產30線、28線等規格的細線徑鎢絲線產品,在金剛線細線化方面取得優勢。同時,聚成科技積極推動金剛線產線設備的生產效能提升。公司設立至今,金剛線產線設備已實現從單機6線到單機9線、單機9線到單機12線、單機15線的更新改造,產品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聚成科技憑借金剛線產品的質量、性能及成本優勢,與TCL中環、協鑫集團、晶澳科技、京運通、阿特斯等下游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實現金剛線產品銷量分別為744.44萬公里、974.13萬公里、1185.77萬公里及848.53萬公里,位居行業前列。
2021年,聚成科技進一步研發以鎢絲為母線的金剛線產品并逐步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銷售,鎢絲線產品相較于碳鋼線產品具備強度高、耐磨、可加工性好、抗疲勞性好等特點,可有效彌補碳鋼線產品進一步細線化導致的強度下降等缺點。
值得注意的是,鑒于目前市場上鎢絲母線供應商較少,且為保障鎢絲母線品質的穩定性,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鎢絲母線均向廈門虹鷺采購。公司與廈門虹鷺簽訂了采購框架合同,但若公司與廈門虹鷺的合作關系發生不利變化,或者廈門虹鷺不能及時供應鎢絲母線,可能短期內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銷售價格存在波動
受益于下游光伏行業需求的快速增長,聚成科技經營業績持續提升。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31億元、4.73億元、4.77億元和4.34億元萬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單價更高的鎢絲線產品實現量產銷售,同時由于鎢絲線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
利潤方面,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實現凈利潤9573.88萬元、1.55億元、3342.69萬元和8478.73萬元。
值得注意的的是,聚成科技的金剛線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金剛線產品的平均單價分別為57.85元/公里、48.51元/公里、40.23元/公里和51.15元/公里。2022年上半年,隨著聚成科技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單價更高的鎢絲線產品,金剛線產品的平均單價有所提高,但報告期內公司金剛線產品的平均單價整體仍呈下降趨勢。
聚成科技表示,近年來隨著金剛線切割技術在光伏行業的規模化應用,金剛線生產企業持續加強對產品的研發投入、產能建設及市場推廣,市場競爭有所加劇。同時,受光伏行業及下游硅片制造企業對降本增效的不斷要求,公司金剛線產品的銷售價格存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從而或將對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聚成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聚成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0.36%、71.32%、66.59%和77.82%。
股權結構上,張福軍直接持有聚成科技42.18%的股權,為控股股東。此外,張福軍及其配偶楊艷紅直接和間接控制聚成科技82.24%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目前金剛線產品市場容量的擴大,主要受益于下游行業光伏發電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其中技術競爭主要體現為金剛線產品的細線化,成本競爭主要體現為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除金剛線產品技術的細線化競爭外,以美暢股份、聚成科技、高測股份等為代表的企業通過單機9線、單機12線、單機15線等的產能升級改造以及新建產能等方式,實現產品規模效應,提高產品成本競爭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