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時投資@雪球
導語:目前煤炭企業背后核心的原因在于供給端已經出現深刻變化,推動短期盈利高增、中期煤價高位、遠期價值重估。
煤炭股是近2年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 在煤炭價格創歷史新高后, 再談煤炭股有點“ 危險” , 不是好時機。 但做投資的, 也不是非要買商業模式最好的, 比如白酒醬油互聯網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沒有一定要買的行業, 也沒有不能買的行業。 再好的公司, 估值高了買也不是好投資; 再差的行業, 只要足夠低也能賺錢。 不是嗎?
比如我們想買點黃金轉手賺點錢是很困難的, 但我們收點廢紙賺點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煤炭是周期行業, 現在估值很低, 為什么那么多人說煤炭股十年大頂? 是因為有教科書式的答案: “ 周期股要在低PE時賣, 虧損或( 高PE) 時買” 。 但歷史上也不是每次都對, 總有例外的。 “ 低PE賣, 高PE買” , 太教條化。
周期看產能和價格。 能使用這樣教條的行業是那種可以輕松增加產能的行業, 大家增產后需求不變價格自然下降, 周期就循環往復了。 要看產業政策和需求變化后綜合分析。
目前煤炭企業背后核心的原因在于供給端已經出現深刻變化, 推動短期盈利高增、 中期煤價高位、 遠期價值重估。 共給側改革讓前2個已經實現, 遠期價值重估的錢我們能賺嗎? 主要看煤價和國際局勢。
在中國, 目前煤炭行業算比較好的, 有價值的, 有些公司有很深的護城河。 近3年抗疫影響很多行業, 但煤炭沒什么影響, 很多煤炭企業創歷史最好業績。
煤炭是資源, 不可復制的, 比大多數行業的商業模式好。 那么煤炭行業好在哪里?
1, 需求量非常大, 年消費40億噸左右, 全球年消費80億噸左右, 一半在中國。
2, 有強大的規模效應。 比如年產800萬噸以上的煤礦, 就非常稀缺, 非常有價值。
3, 技術含量低, 工序少。 有人說這也算? 有的煤礦只要挖出來, 就可以數錢了。
相比其他行業, 比如銅, 鋁等, 我國品味低的金屬礦太多且工藝復雜, 開發低品味的礦太需要科技含量和人才, 以至于我國已探明的很多礦沒有開采的經濟價值, 因為參與全球比價。
其實最終拼的是低成本或者說資源稟賦, 品味低的礦天然需要高成本。
技術含量低, 強化規模效應。
4, 科技賦能。 神華(SH:601088)主導研發了8.8米采高的煤機, 以前最高8米。 比如神華補連塔煤礦煤層厚度12米, 用上了高科技也還有3.2米厚的煤層沒開采。 大大增加了可采儲量。
自動化開采可節約人力, 人力負擔重的煤礦占大部分, 后期人力優化前景強。
5, 相比其他行業研發支出少, 研發是高風險項。
6, 煤炭行業現在進入門檻很高, 國家關閉了年產6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 有利于穩定煤價。
7, 煤炭在產業鏈上游, 話語權強, 基本現結, 無應收賬款風險。
8, 煤礦的設計年限基本上超過50年, 有的大礦是100年, 可以算永續行業。 普通行業大多數公司的生命周期是5-7年。
煤炭公司這幾年賺了很多錢, 降低了負債, 增加了分紅, 降低了未來的經營風險。 特別是中國神華幾乎把全年凈利的100%拿出來分紅, 說明以后資本開支不大。 證明行業門檻高, 中國規模最大的神華擴產也不容易。
前面說了煤炭行業的好, 那么具體到煤炭個股怎么選呢?
只要能維持低成本護城河即可。
煤炭股之間差異比較大, 資源稟賦壓倒一切。 我們要優先考慮成本優勢。 成本有3種。
一是因為煤炭是便宜的大宗商品, 運費占比高, 運距短的更好。
中國用電負荷高的地區大都在沿海地區, 所以離海近的煤礦比西北的礦好。 市場價報價海路運費3分每噸公里, 鐵路15分每噸公里, 公路35分每噸公里, 各地區不一樣。
比如: 新疆吐哈煤田到重慶, 總里程2474公里, 運費要495元, 總成本645元, 經濟煤價795元每噸。
新疆東部到秦皇島3681公里。 運費736元一噸, 總成本886元每噸, 還需要走海運到長三角地區, 那么新疆煤低于1000元時還有什么價值? 新疆準東煤田儲量達3900億噸, 但距離吐哈煤田增加718公里, 離秦皇島4309公里。
2023年長協基準價675元每噸。 只能感嘆, 遠水解不了近渴。
次一點的是在鐵路附近的礦, 你會發現早期的大礦邊上都有鐵路。 其實是先發現礦再規劃鐵路。 所以大礦是多么重要啊。
還有一種是煤炭埋藏淺的比深的好。 煤炭這東西是固體( 石油是液體) 。 所以只能越挖越深, 越深成本越高, 越深開采越危險。 新礦比老礦好。
根據地理優勢的原則, 長三角中的浙江上海是0, 重慶也退出煤炭開采行業, 如圖中國只有23個省有煤礦開采, 湖北省29.7萬噸一年可忽略不計。
蘇南也沒有, 蘇北有上海能源, 位置近的是安徽, 淮北礦業, 新集能源和恒源煤電。 山東的兗州煤業。 河北唐山的開灤股份, 可惜煤炭占比不高。
二是根據大礦規模優勢原則, 大比小好。 神華大礦最多, 自己經營鐵路里程中國第二。 量大位置也好。 其次是陜西煤業控股千萬噸級有5個, 800萬量級的2個。
三是煤企歷史負擔重, 員工人數少的體現優勢, 人均工效高。 陜西煤業(SH:601225)把老礦人多的賣給母公司, 目前38297人, 優勢明顯。 神華77872人, 煤-化-電-港-運一體化, 綜合優勢也明顯。
再加一個增量原則, 我也喜歡成長。 前面說了進入門檻高, 投產時間長, 那么有新礦增產的優勢明顯, 或者母公司有資產注入的。
比如山西焦煤, 華晉焦煤注入搞了2年超時被迫提價購買。 中煤能源新投產了大海則是2000萬噸級的超大礦。
2023年的煤炭長協價已簽, 下水煤合同5500大卡動力煤675元/噸執行基準價 +浮動價。
浮動價月度調整, 當月浮動價按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綜合價格指數、 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指數、 CCTD秦皇島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指數綜合確定。 選取以上3個指數每月最后一期價格, 按同等權重確定指數綜合價格。
從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來看2022年12月, 同是5500大卡的煤炭品種“ 山西優混” 目前的市場價為1583.8元/噸, 是當前中長協煤炭基準價的兩倍多。
在2022年中長協中受到支持的化肥, 冶金、 建材、 化工等行業在2023年均不再享受中長協的煤炭供應。 只有發電和供暖企業享受。 預計2023年中長協的交易量肯定會比2022年的還要大。
長協煤的供應量是固定的, 但隨著上網電量的變化, 如果不能實現長協煤和自供煤滿足生產的情況下, 發電企業還需要采購一些市場煤。
綜合分析后, 求穩可選神華, 確認高分紅, 市值大是煤炭行業的定海神針。
求成長選陜西煤業, 近期花347億收購了母公司的神南礦業和彬長礦業( 已經完成交割) 神南礦業有一點不確定性, 我認為問題不大。 煤炭股滿手是現金。 母公司還有不少好的煤礦。
根據煤炭熱值原則, 發改委定義動力煤, 熱值低于6000大卡的煤炭資源量至少75%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
對6000大卡以上熱值的煤炭簽約率約束更低, 可以市場價出售更多, 那么蘭花科創可考慮, 蘭花牌無煙煤的熱值相當高, 稀缺產生高價格。 山西焦煤也是這個邏輯。
求科技屬性選潞安環能(SH:601699), 煤炭里的高科技公司, 已經審批下來了, 享受15%的稅費優惠。
此公司可以把一些普通的煤混合后變成噴吹煤( 煉鋼用) 價格高不少, 目前創歷史最好業績, 一年凈利140億。 在山西的煤炭類上市公司中, 凈利潤排名第一, 是產煤第一大省的一哥。 煤炭部的幾個前部長出自該公司。
煤炭股已經大漲過了, 我們想賺的是遠期估值回歸的錢。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說過, 就算不增長的行業, 也可以值8PE。
目前大部分煤炭股的估值是4-5倍左右, 存在估值修復空間。 跟歷史比較, 2015年的牛市的價格, 很多煤炭公司股價沒有翻越, 但現在比那時各方面好很多, 也有理由上漲。
投資還是要回歸本質,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現在的煤礦公司在凈資產附近的價格, 你愿不愿意當煤老板?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煤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