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消息稱,喜茶新一輪融資即將落定,投資方均為老股東,融資過程持續數月,估值或將達到600億元。
站上600億元估值高點
高達600億元的估值,刷新了中式新茶飲的估值紀錄。
天眼查資料顯示,喜茶此前已經完成4輪融資,資方包括IDG資本、龍珠資本、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最近一輪C輪融資完成于2020年3月,由高瓴資本和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后估值超過160億元。這也意味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喜茶估值已經上漲3倍以上。
回望喜茶的融資路,背后的投資陣容可謂豪華。2016年8月,喜茶曾宣布完成來自IDG資本和知名投資人何伯權的過億元融資,這也是喜茶歷史上第一輪融資,此后IDG資本多輪跟投;2018年4月,喜茶宣布完成4億元B輪融資,美團龍珠資本獨家投資,龍珠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擁華代表美團出任喜茶董事;隨后黑蟻資本進入。
后來,創投圈也多次傳出喜茶的融資消息,但喜茶方面始終沒有官宣。比如2019年7月,騰訊和紅杉中國領投喜茶,投后估值90億元;2020年3月,高瓴和Coatue聯合領投的新一輪融資后,喜茶估值160億元。至此,喜茶背后明星機構云集,目前IDG資本為最大外部股東,美團龍珠資本是第二大外部股東。
茶飲市場泡沫有幾多?
新中式奶茶作為新生代最喜歡、最受青睞的一個風口品類,近幾年高速發展。而高速發展的背后,硝煙也與泡沫并存著。
今年2月初,喜茶曾發布《喜茶2020年度報告》,其中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喜茶的門店總數為695間。而發展至今,喜茶門店數已突破800家。
奈雪的茶招股書也顯示,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奈雪的茶共有556家門店,較去年年末新增了65家店。
然而,雖然擴張勢頭迅猛,但是奈雪至今也未實現盈利——2020年,奈雪營收30.57億元,凈虧損2.03億元(過去三年累計虧損超4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1664萬元。與此同時,招股書也提示,日后可能會繼續產生重大凈虧損。
6月23日,奈雪的茶較原計劃提前一天關簿結束招股。奈雪的茶最終認購額超2200億港元,超額認購超430倍,接到認購申請超64萬份。預計將以招股價上限19.8元定價,并于6月3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按照最高發行價19.80港元計算,奈雪市值為340億港元,約合283億元人民幣。從估值上看,喜茶估值已是奈雪估值逾2倍。
高估值是產品實力的體現,還是資本泡沫的堆積?這也是估值站上600億元的喜茶所面臨的挑戰。業內人士透露,喜茶的盈利能力與奈雪大抵相近,尚未實現大規模盈利,這對其未來登陸資本市場后的長期表現帶來挑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新中式茶飲這種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下,越缺錢的公司就越需要IPO。奈雪的茶連續虧損三年,當股東投資方都不看好的時候,如果還不去IPO的話可能投資方都會撤出,“對奈雪的茶來說,上市是一步險棋,以目前奈雪的茶的規模品牌跟盈利能力去上市的話,風險很大”。
朱丹蓬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想要在賽道中突圍,新中式茶飲要著重打造“五多”戰略,也即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而想要打造“五多戰略”,企業需要有一定的綜合實力和資源,很多的企業靠自身盈利和造血能力無法達到,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IPO來實現。(記者孫綺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