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智能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正式在香港上市交易,成為“港股智能電動車第一股”。面對智能化、電動化的新方向,不少傳統車企巨頭都面臨著轉型的壓力。日前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回應是否會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時表示,上汽“不能接受”。雖上汽集團隨后解釋“拒絕與華為合作”為誤讀,該言論仍引發市場對傳統車企實現智能化的路徑討論。
據了解,隨著華為等科技巨頭宣布進軍智能汽車業務,今年上半年,“華為概念”相關車企在市場關注度和股價表現均獲得較大提升。但上汽集團此番表態,折射出部分傳統車企在面對與互聯網企業和造車新勢力合作時仍存在顧慮。
小鵬汽車近年仍在虧損
7月7日,小鵬汽車正式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碼為“9868”,發行價為每股165港元。從股價表現來看,小鵬汽車上市首日一度破發,收盤報收165港元/股,與發行價持平。
據了解,小鵬汽車此次港股IPO采用監管標準更為嚴格的“雙重主要上市”形式。
這不僅是三年內首例中國香港、美國紐約雙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也意味著將來小鵬汽車可滿足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接入條件,A股投資者將來或可直接購買小鵬汽車的股票。
據招股書顯示,小鵬汽車2021年第一季度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資和長期存款為共計362億元。從銷售數據上看,今年6月,小鵬汽車交付量為6565臺,較5月的5686臺環比增長15%,同比更是增長達617%,二季度總交付量達到17398臺。
但小鵬汽車近年來仍處在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過去3年,小鵬汽車的虧損額分別為13.99億元、36.92億元、27.32億元,累計虧損超78億元。其2021年一季度虧損額達到7.8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98億元進一步擴大。
對于虧損情況,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表示,虧損主要原因為高額投入的研發費用、營銷推廣和廣告費用并承諾到2023年底或2024年公司將實現收支平衡。
記者觀察
傳統車企智能轉型不完全依賴任何一方
傳統車企面臨轉型壓力,多途徑謀求智能化發展
在陳虹表示出傳統車企對華為等科技巨頭加入的顧慮后,上汽集團回應稱“拒絕與華為合作”為誤讀,并表示上汽集團與百度、華為等企業都有很多合作。記者了解到,上汽與華為在5G方面和互聯網生態方面有多個合作項目。2017年,上汽集團、中國移動、華為簽署三方合作框架協議,宣布聯手推動智能出行服務和下一代蜂窩車聯網產業發展;2019年,上汽、華為、上港集團和中國移動共同打造5G+L4智能重卡項目。
據了解,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成為大勢所趨,不少傳統車企巨頭都面臨著轉型壓力,積極尋求自動駕駛等新的發展方向。面對這種發展趨勢,部分企業選擇與華為等在人工智能行業具備領先優勢的互聯網企業或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造車新勢力展開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傳統車企代表,上汽集團目前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并非完全依靠自研,而是選擇多方合作借力。其中,激光雷達制造商Luminar已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為上汽新型R品牌電動車提供激光雷達傳感器及相應軟件系統。而華域汽車此前也表示公司毫米波雷達產品已實現對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等客戶的供貨。此外,上汽集團此前也表示,公司在汽車科技和5G應用方面與阿里已有合作。
華為表示整體模式不適用所有廠商
對于上汽的表態,華為也做出回應表示,整體模式不適用所有廠商,HuaweiInside模式目前只有三家,沒有精力與所有車企都采用這種模式。
據了解,目前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其中,整車解決方案又稱HUAWEIINSIDE模式。目前而言,這種合作模式已經宣布應用于北汽藍谷、廣汽、長安等車企。同時,還有Tier1與Tier2的合作模式,目前華為更多是采用這種模式向車企提供零部件和解決方案。對于華為的這種合作模式,造車新勢力多強調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其中,蔚來的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就曾表示,面向將來的智能化方向,開發模式是多渠道并行的。未來華為可能是一個新興的智能化Tier1供應商,但蔚來主張智能化自研。而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之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從短線上很看好華為的模式,但是長線看不太好。他認為,開放會帶來很多挑戰,華為的模式并非長久之舉。
華為概念對相關車企帶動作用能否持續引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汽車概念”在今年上半年引爆市場。其中就包括收獲華為紅利效應最為突出的小康股份。
據了解,自4月華為和賽力斯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開始售賣以來,小康股份從一家市場知名度較低的車企一躍成了“兩天訂單突破3000輛”的網紅車企,而且數據顯示,上半年,小康股份以290.34%的漲幅成為股市黑馬。此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賽力斯門店時了解到,消費者對于華為品牌在新產品上的具體應用很感興趣。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華為對合作伙伴帶來的更突出是品牌賦能,而華為的“流量快車”能否持續為相關車企形成帶動作用尚有待觀察。6月底,華為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重申“華為不造車”。從小康股份的股價表現來看,截至7月6日收盤,小康股份報收61.54元/股,跌幅為2.18%,整體上看,自6月29日起股價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區間跌幅達11.59%。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給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帶來的銷量拉動力低于預期。乘聯會公布的5月零售銷量數據顯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在5月的銷售量僅204輛,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銷量僅排名第90名。(記者許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