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一路狂奔,產銷量雙雙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200%,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期中考成績喜人,半年交付量幾乎等于去年全年交付量的同時,一些曾經最受資本關注的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被申請破產重組了。7月12日,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新增破產重整信息。富士康也救不了的拜騰,近日迎來了新的“接盤俠”。原一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南京盛騰董事張影正式出任拜騰董事長,一場一汽搶救拜騰的緊急行動正在上演。
燒光90多億元未造出一輛量產車
作為造車新勢力,拜騰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寞。
7月12日,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新增破產重整信息。然而,這不是南京知行的第一次被破產重整了。
今年6月16日,蘇州仁義機械工具有限公司也曾申請對南京知行旗下的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2021)蘇0113破申21號,但法院在6月30日裁定駁回申請。
如今的拜騰汽車南京工廠景象與4年前開工儀式時的熱鬧相比,顯得荒涼。據媒體報道,其門外的通告欄幾乎被荒草覆蓋,里面張貼的拜騰汽車宣傳海報已經破爛不堪。工廠里面顯得靜悄悄,沒有聽到制造業應有的機器操作的聲音,也沒有工人工作的聲音。原本成車停放區內也空空蕩蕩,沒有看到一輛拜騰汽車。
天眼查App顯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DANIEL ISIDOR KIRCHERT,注冊資本約56.46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電動汽車及零部件研發;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啟寧豐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曾經的拜騰,宣稱其核心研發和設計團隊包括來自寶馬、特斯拉、谷歌和蘋果的頂尖人才,其中不乏寶馬i8之父的畢福康,還有曾經在福特任職20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嘉年華、福克斯等知名車型的鮑安迪,具備豐富的高端電動汽車和智能駕駛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其愿景是將汽車變成下一代智能終端,變成每個人數字生活中的又一個全新的智能設備。正因如此,不少人士認為,拜騰是最有可能挑戰特斯拉的造車新勢力。
據了解,拜騰汽車先后進行了6次融資,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寧德時代和富士康等,最新一輪融資時間是今年的1月6日。其中,前四輪融資總額已達到84億元。主要股東包括一汽集團、寧德時代等。甚至,拜騰還與螞蟻、字節跳動等一同躋身2020年全球獨角獸的胡潤榜單。
然而,多次融資之后,拜騰汽車呈現給投資方和市場的只是M-Byte和K-Byte的“現代感”概念車型。其宣稱的公司首款量產純電動SUV預計在2019年實現量產上市,至今也遙遙無期。原本稱在2020年中期實現量產的M-Byte,現在也成了空頭支票。
量產車沒造出來,花銷“半個億”買零食的消息卻滿天飛。與此同時,從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一年的時間里,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有數十則終本案件、限制消費令等。
一汽能否讓拜騰“起死回生”?
2021年1月4日,拜騰汽車發布公告,拜騰已經與富士康、南京經濟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加快生產拜騰的量產。
彼時,無論是拜騰還是富士康都對雙方合作寄予了較高的期待。
拜騰聯席CEO丁慶芬說:“我們很高興回來。與富士康的合作將為我們帶來精密制造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資源,使我們能夠兌現下一代智能移動體驗的承諾。”
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也表示:“我們很高興與BYTON合作推進M-Byte的生產。這將使我們能夠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這證明了我們對傳統汽車行業轉型的承諾。與拜騰的合作符合我們公司“3+3=無限”的愿景,象征著富士康的產業進步和新興技術創造的無限可能。”
隨后,市場傳出拜騰汽車已啟動新一輪融資。天眼查顯示,1月6日,富士康進行了戰略融資。
在4月的時候,拜騰官微還表示:造車,我們認真的。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今年6月,就有傳聞稱拜騰的新股東富士康正考慮撤資。隨后,富士康方面人士證實,此前進駐拜騰的相關人員正在陸續撤走。同時,畢福康等也紛紛轉身。
近日,原一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南京盛騰董事張影已經被任命為拜騰汽車的最新董事長,接管該公司。然而,未來富士康的注資是去是留仍不確定。
拜騰汽車方面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拜騰正在積極推進首款車的量產工作。與此同時,結合公司當前需要,拜騰正在進行團隊的優化建設,由拜騰核心股東一汽集團、合作伙伴富士康等分工合作,向拜騰派駐高管支持量產和運營工作的開展。拜騰將充分利用一汽集團、富士康、地方政府等核心資源,制定一攬子相關方案,穩步推進首款車量產上市。
造車新勢力正迎來新一輪洗牌
在新能源市場上,目前新能源車占整個乘用車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在今年從3月份開始,每月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10%,到了6月的時候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2.9%。然而,看似風光一片大好之下卻暗藏險灘。
理想ONE2021年6月上線量為7827輛。在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排名中,理想汽車以50輛的微弱優勢,首超蔚來,拿下新勢力品牌第一名。
同時,盡管對于7月16日,有媒體報道稱,理想汽車已在5月底時,向港交所完成了上市申請的提交這一消息,理想官方回應不予置評。但如理想成功赴港上市,那么未來將采取雙重上市的方式,成為繼小鵬之后又一在美上市后又赴港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7月7日,小鵬汽車(9868.HK)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65港元。自此,小鵬汽車正式成為港交所智能電動車第一股。同時,公司也成為了今年首個在美國、香港兩地雙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自上市以來,小鵬汽車的股價累計漲幅已超190%,其市值達2410.58億人民幣。
而比小鵬汽車更早以二次上市在港提交申請的蔚來汽車,但卻遲遲未獲得港交所的批準。
“蔚小理”紛紛瞄向二次上市,還在于儲備“彈藥”。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當前,新造車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進入“戰國”時代,每家公司都在致力于儲備更多的“糧草”。他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35%,在超一線城市將達到60%。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蛋糕,會有越來越多的新造車企業朝著這個賽道涌入。
目前,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均已實現毛利率轉正,但仍未實現自我“造血”,處于虧損狀態。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凈虧損分別為4.5億元、3.6億元、7.9億元。
威馬、哪吒、零跑、愛馳、云度、天際組成的“第二梯隊”也在緊咬不放。7月15日,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在零跑汽車2.0戰略發布會上放出“狠話”:“3年超越特斯拉”“4年推8款新車”“2025年銷量達80萬輛”。按照朱江明的規劃,零跑汽車在2023年底投產激光雷達方案,2024年實現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在智能駕駛技術上實現對特斯拉的反超和領先。
與此同時,北汽的極狐、吉利的極氪、甚至還在萌芽中的長安的阿維塔,還有更多的跨界品牌涌入,造車新勢力正迎來新一輪的洗牌。(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