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網易有道上市之后,網易分拆獨立的網易云音樂登陸資本市場就差臨門一腳了。8月1日,據港交所官網顯示,網易云音樂已通過上市聆訊。財務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2021年Q1總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74.6%;Q1月活用戶達1.83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2429萬,同比增長91.5%。此外,2018-2020年,網易云音樂營收分別為11億元、23億元、49億元。
三年虧損合計約50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3年,網易推出音樂流媒體業務;2016年10月,“網易云音樂”作為獨立業務開始運營。據了解,網易云音樂此次募資主要用于繼續深耕音樂社區,豐富多元音樂內容,繼續創新并提高技術能力;以及用于甄選合并、收購及戰略投資、運營及一般企業用途。
上市融資其實對于網易云音樂目前的財務狀況來說,還是非常需要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網易云音樂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為18億元、16億元和16億元,三年虧損合計約50億元。
好消息是,今年一季度,網易云音樂調整后凈虧損從去年同期的5億元收窄為3億元。用戶數也有不小增長。2021年第一季度,網易云音樂的在線月活躍用戶數(MAU)從去年同期的1.70億增至1.83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從去年同期的1268萬增至2429萬,同比增長91.5%;在線音樂付費率從去年全年的8.8%快速增長至13.3%。
版權之戰仍將繼續
網易云音樂是繼騰訊音樂之后國內第二大在線音樂平臺,與騰訊音樂的角力也持續了很長時間。財報顯示,騰訊音樂2020年營收為291.5億元,同比增長14.6%;歸屬于股東凈利潤41.6億元,同比增長4.3%。相比之下,網易云音樂的營收和利潤都遠遠落后騰訊音樂。
音樂版權仍然是這兩家巨頭拼命爭奪的領地。有分析指出,高額的內容付費一直是網易云音樂未盈利的主因。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內容服務成本分別為19.71億元、28.53億元、47.87億元,三年累計支出逾96億元。
財報顯示,2020年,騰訊音樂的營業總支出達到198.5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的支出都是音樂的版權費用。
音樂版權之爭讓音樂市場成本高企。國家相關部門也對此做出了相應的措施。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作出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等處罰: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采取三十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于競爭對手的條件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
不過,有行業分析指出,版權的爭奪短期內仍然會繼續。網易云音樂方面也表示,向音樂廠牌合作者及其他內容合作者支付的授權費占其成本的大部分,公司預計未來這些成本將會增加,雖然其用戶群持續擴大,但由于持續對內容、技術、營銷活動以及研發進行投資,預計2021年、2022年、2023年仍會繼續虧損。(記者林曦、實習生莫廣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