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騰訊重啟了回購模式。8月20日,騰訊控股發布公告,當日回購24萬股,涉資約1.017億港元。而在前一日,騰訊控股回購18萬股,涉資7696.51萬港元。這也是繼2019年11月后,騰訊開啟首輪回購,合計兩日已斥資1.787億港元回購。
今年股價一路走低
實際上,從今年年初至今,港股互聯網板塊就跌跌不休,恒生科技指數已暴跌超過30%,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京東、快手等互聯網企業都在短短幾個月經歷了價格腰斬。其中,快手從高點跌逾80%,美團跌近60%,阿里巴巴跌49%,騰訊跌46%。
8月20日,騰訊和港股其他科技股一樣開盤延續跌勢,一度創下52周新低,但在騰訊的回購消息利好之下尾盤翻紅,上漲1%。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騰訊自身回購,8月20日當天,恒生指數發布相關變動公告,騰訊在恒生指數成分股、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等相關權重均獲得上調。
今年2月以來,騰訊股價一路走低,較2月的歷史高位775港元已跌逾四成,市值縮水超3萬億港元。截至8月20日收盤,騰訊控股收漲1%,報425.4港元,總市值為4.08萬億港元。
盈利增速有所放緩
而在今年宣布首次回購的前一天,8月18日,騰訊二季報發布,整體超出市場預期,盈利增速有所放緩。
財報顯示,騰訊控股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2735.62億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920.3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騰訊第二季度凈利潤為425.87億元,同比增長29%,環比下降11%。扣除投資收益等,非國際財報準則下凈利潤340.39億元,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3%,是連續數個季度以來同比增速較低的一次。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凈利潤已連續兩季環比微降,當季聯營及合營公司虧損39億元成為拖累凈利潤環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上季度該數字不足3億元,主要因聯營公司擴大社區團購業務投入。
而在凈利潤增長的拉動中,雖然騰訊的廣告、金融和云服務等板塊表現不俗,但投資在二季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財報顯示,在今年二季度,騰訊計入投資收益的“其他收益凈額”為208億元,同比增長141%之多,相當于同期凈利潤的近一半,創下新的紀錄。其中所投資公司估值上漲帶來145.8億元的賬面收益,而上年同期的其他收益凈額為86億元。今年上半年,投資則給騰訊帶來了高達400億元的利潤。(記者王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