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豐控股披露上半年業績:今年上半年實現總營業收入883.44億元,同比增長24.20%。凈利潤為7.6億元,雖然環比扭虧為盈,但是同比減少79.8%。基本每股收益為0.17元,同比下降80%。今年前7個月,順豐營收已破千億元大關,總計超過1019億元,比去年提前了兩個月破千億元。
今年一季度順豐凈虧損高達9.89億元。這一虧損也讓順豐董事長王衛在股東大會上向股東道歉:“跟股東做一個道歉,因為我認為第一個季度真的沒有經營好。”他表示在管理上有疏忽,類似的問題不會出現第二次,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王衛還稱,公司不會一味地燒錢來做新業務,但如果短期的利潤承壓能換來長期的競爭力,有機會將順豐打造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選擇,那他愿意調低未來一兩年的利潤率預期,這是重要的戰略。
結合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數據整體來看,順豐上半年還是虧損的。對于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滑落,順豐控股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加速多元業務板塊的網絡開拓,增加了在中轉場地及自動化設備、干支線運力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導致速運分部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滑,快運分部利潤虧損,公司整體上半年利潤承壓。且第一季度春節期間在崗人員數量與薪酬成本增加,對公司盈利能力帶來臨時性影響。此外,因定價相對偏低的經濟快遞產品業務占比提升過快導致毛利承壓。
近年來,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十分慘烈,很多中小的快遞企業已經洗牌退出銷聲匿跡。而行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行業快遞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其實,“三通一達”的日子也不好過。就從7月數據來看,比如申通,同比下滑7.08%,圓通同比下滑6.33%,韻達同比有稍微增長,但是這幾家單票價格都徘徊在兩元左右。
價格戰也沖擊到順豐。上半年,順豐實現速運物流業務量51.31億票,同比增長40.37%,速運物流業務票均收入15.94元,同比下降13.32%。(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