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觀察
教育股的業績與股價走勢是今年下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焦點。被稱為“公考第一股”的中公教育近日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02億元~8.02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其中,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億元至9億元。
就在業績預告發布的前兩日(即10月13日和14日),中公教育的股價曾連續漲停收盤。10月15日,股價回落,截至當日收盤,跌9.94%,報12.05元/股。
那么,作為職教培訓領域的龍頭,中公教育業績為何出現虧損?職業教育股的前景到底如何?
原因:多省聯考提前等因素導致虧損
消息面上,職業教育有多方利好。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10月14日,國家公務員局公布《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根據公告,2022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將于2021年11月28日舉行,10月15日起開始網上報名。
受消息影響,截至10月13日收盤以及10月14日收盤,中公教育均漲停。據同花順顯示,中公教育截至13日收盤,報12.16元/股,漲10%;截至14日收盤,報13.38元/股,漲10%。其間,10月14日,A股教育板塊大幅走高。截至14日收盤,傳智教育、開元教育等均漲停收盤。
隨后,10月14日,中公教育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指出,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02億元~8.0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5.54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億元至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2億元。
對此,中公教育解釋,本報告期內,因多省聯考提前導致高峰收費期減少,以及教師板塊、綜合板塊、醫療板塊招考變動和考試推遲等因素影響,同時受行業外部、內部環境較大變化影響,公司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業績預告發布后,截至10月15日收盤,中公教育股價下跌9.94%。據wind顯示,今年以來,公司股價跌幅超65%。
招錄回暖第四季度業績有望改善
今年7月“雙減”政策發布后,市場將目光投向了面對成年人的職業教育培訓。多家教育機構逐步轉向成人職業教育。
7月,中公教育曾公告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成年人的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服務。截至目前,公司未開展K12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對公司主營業務不存在重大影響。
10月14日,在互動易平臺有投資者提問,三季報預報“受行業外部、內部環境較大變化影響,公司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是怎樣回事?公司回應,三季報出現階段性虧損一方面受部分考試序列招錄政策變動及疫情反復等影響;另一方面在行業競爭加劇的格局下,公司繼續優化產品、市場、研發及人員策略,不斷加強線上與線下融合力度,強化重點項目的布局與發力,使公司整體運營成本增長較大。
中公教育今年8月底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為48.56億元,同比增長72.94%;凈虧損9716.25萬元,同比收窄58.3%。財報中稱,公司主要服務于18歲~45歲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各類職業專才等知識型就業人群。
信達證券近日的研報指,維持中公教育“買入”評級,同時下調2021~2023年盈利預測。機構觀點稱,招錄公告減少、退費等因素導致第三季度虧損較二季度進一步擴大,虧損幅度超過該行的預期。但隨著第四季度招錄回暖,業績有望改善和反轉。(記者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