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十年來A股最大規模IPO,中國移動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因“綠鞋”機制(超額配售選擇權)護航下維持震蕩。在這一機制屆滿之后的2月8日,中國移動A股股價上漲5.42%;9日繼續強勢拉升報收漲停,創出上市以來最高價,市值增加超1300億元;2月10日早盤,中國移動沖高回落漲0.85%,最終收盤報66.00元/股,跌幅為2.12%。
市場分析指出,有業績支撐的中國移動,在1月底密集接待多家券商和基金集體調研。多家機構出爐研報認為,該公司作為全球運營商龍頭,盈利能力出眾,新興業務發展良好,長期成長可期;從估值視角看,公司優質資產加成,現金流充沛,當前估值仍處歷史低位,投資價值凸顯。
“脫鞋”后市值暴增
中國移動自A股上市后,“綠鞋”機制很大程度上維護了股價穩定。在1月5日至2月7日的“綠鞋”行使期內,除了上市首日的波動外,中國移動股價在絕大多數時間呈現窄幅震蕩,并未跌破57.58元的發行價。
2月8日“綠鞋”失效后,中國移動股價不跌反漲。繼2月8日上漲5.42%后,中國移動股價9日更是收獲上市以來首個漲停,全天放量成交33.34億元,市值暴增1307億元。
2月9日晚,中國移動公告披露了“綠鞋機制”實施的結果。根據公告,在后市穩定期(1月5日至2月7日)內,聯席主承銷商中金公司通過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機制)買入中國移動6978.71萬股,對應金額40.18億元,買入價等同于57.58元/股的發行價。
大象再次起舞
中國移動的最新總市值為1.4萬億元,規模龐大,節后幾個交易日的連續上漲帶來超過17%的漲幅,堪稱是“大象起舞”。
中國移動此前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8449億-8526億元,同比增長10%-11%;歸母凈利潤1143億-1165億元,同比增長6%-8%;扣非凈利潤1073億-1093億元,同比增長5%-7%。
在業績支撐下,中國移動近期頻獲機構調研。資料顯示,1月底就有20余家券商和基金集體調研中國移動。在這之后,多份唱多研報出爐。
中信證券日前發布研報稱,中國移動盈利能力領先、資產優質、現金流表現良好、網絡資源與用戶規模優勢顯著,在5G時代的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鞏固,看好中國移動業務良好發展與業績持續增長。分別給予中國移動A股和港股2022年1.3倍和1.0倍PB,分別對應目標價75元和70港元。
國金證券2月10日的研報稱,首予中國移動買入評級,目標價格為93元。評級理由主要包括:從人口紅利到信息紅利,中國移動有望再次“大象起舞”;數字經濟時代,中國移動基本面呈現趨勢性好轉;估值處于全球洼地水平,增長和轉型預期打開未來市值空間。
多重概念持續熱炒
除了深厚業績支撐,多個近期熱炒概念的關聯股,也在不斷推高中國移動的股價。
記者注意到,中移動咪咕此前和央視達成合作,成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官方轉播商,引入了王濛等多個知名解說,收獲巨大流量;中國移動5G冰雪之隊簽約谷愛凌、任子威等頂流金牌明星,也在帶動股價持續上漲。此外,中國移動不僅是5G板塊熱股,還涉及數字經濟+數字貨幣+數字基建+冬奧會+華為鴻蒙+智慧政務+元宇宙等多個熱門概念。在中移動首次漲停的2月9日,移動支付概念、云計算數據中心概念也分別上漲了6.4%、3.75%。
實際上,隨著三大運營商都被劃入“冬奧概念股”,多位行業分析師都認為三大運營商的估值有望迎來重塑。
知名通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表示,此前三大運營商股價低迷主要是連續大規模上市疊加市場行情低迷所致,長期來看,5G、云服務、物聯網、互聯網+等新業務將支撐三家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連日上漲后,中國移動A股與港股之間的折溢價率進一步拉開,且估值水平與股息率水平的進一步拉開,也會削弱了中國移動A股的短期投資價值。2月10日晚,中國移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2月10日以每股56.65-58.15港元的價格,回購730.35萬股股票,合計耗資約4.22億港元。(記者鄭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