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最新公告顯示,佛山市聯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動科技”)IPO申請獲審核通過,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從2020年9月上市申請獲科創板受理,到一年前“撤單”,再到如今改道創業板,這家半導體企業的IPO之旅可謂一波三折。公司從科創板改道創業板,自主“撤單”背后有何隱情?
“撤單”不足10天即啟動創業板IPO
聯動科技位于廣東佛山南海區獅山鎮,專注于半導體行業后道封裝測試領域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悉,聯動科技是佛山市南海區今年的第一家過會企業。
聯動科技闖關資本市場最早可以追溯至2020年9月,彼時公司的上市申請獲得科創板受理。但在完成兩輪35題問詢后,公司于次年3月12日主動撤回了材料。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距離終止審核還不到10天,公司又火速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
為何在闖關科創板過程中“撤單”,成為聯動科技“二闖關”無法回避的問題。
聯動科技對此解釋稱,撤回前次申報,原因是募投項目建設地點的變更,此次遞交給創業板的招股書中,公司募投項目沒有變化,仍是用于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擴產建設項目、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但擬募集資金從4.75億元增至6.38億元;此外,聯動科技對自身所選擇的科創屬性標準無法進行論證,以及結合自身情況及戰略發展,認為公司更適合在創業板上市。
對于科創屬性,聯動科技在前次科創板IPO中表示自身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要求的“依靠核心技術形成主要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動的關鍵設備、關鍵產品、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等,并實現了進口替代”。
但在此次創業板IPO中聯動科技卻改口稱,盡管對上述標準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證,但由于半導體測試系統屬于半導體產業的細分行業,公司無法獲取更多客觀數據以充分論證前述標準。
硬科技門檻“勸退”科創板IPO?
聯動科技“撤單”的時點,恰逢科創板和創業板IPO掀起撤材料潮,且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現場檢查抽查名單之后也愈演愈烈。2021年1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在當年1月30日前受理的407家科創板和創業板IPO企業中,抽出了20家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名單公布后,陸續有16家IPO企業撤回材料終止審核,撤回率達到80%。
當年3月,關于科創板上市細則修訂的傳言也不斷發酵。有業內人士分析,科創板申報企業IPO撤材料一般不是有根本性的造假問題,更多是規范性、板塊選擇以及時機選擇問題,是發行人和中介衡量博弈后的結果。不過在審核趨嚴的背景下,同時也不乏企業因質量問題、科創屬性欠缺被“勸退”“嚇退”。
一個月后,中國證監會修改公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修訂發布了《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堅守科創板定位,更突出“硬科技”特色。
對于聯動科技,主營業務的國產替代問題是科創屬性的爭議焦點,創業板上市委也在第二輪問詢中追問上述兩類產品的國產替代進程。值得關注的是,聯動科技在改道創業板之后,刪去了激光達標設備進口替代的表述,僅表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實現了進口替代。而關于后者包含的兩類細分產品,一類無法獲得具體的國產替代比例,另一類替代程度較低。
“準隱形冠軍”業績突增仍存隱憂
兩度趕考的聯動科技,業績表現上也發生了巨大變化。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營收1.5億元、1.56億元、1.4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364萬元、4407萬元、3178萬元,整體呈下滑趨勢,盈利能力一度不被看好。
但在改道創業板后,聯動科技的業績卻提振明顯。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2.0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076.28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6.29%和71.26%。去年經審閱的營業收入為3.44億元,同比增長70.14%;扣非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133.85%。
盡管業績大增,聯動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卻呈下滑態勢,從2018年的70.10%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67.15%;公司也稱,從長期來看,主要產品的銷售價格和毛利率均存在下降的風險。此外,應收賬款也是節節攀升。2020年年末,公司的應收賬款上升至6452.29萬元,同比2019年增長77.52%,遠高于當期的營業收入增幅。
此前,聯動科技獲評2020年佛山市制造業隱形冠軍培育企業,也是少數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鏈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之一。然而,受海外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聯動科技海外大客戶的留存也成為難題,設備采購量下降,外銷不暢。例如,2018年至2020年間,安森美集團一直高居聯動科技第一大客戶之席,但對聯動科技的采購額逐年下滑。
相關鏈接
公司大客戶流失嚴重
境外業務是聯動科技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外銷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達20%左右。聯動科技在招股書中提示,公司外銷業務可能面臨進口國政策法規變動、市場競爭激烈等風險,進而對公司外銷業務產生影響。
事實上,上述風險已經開始顯現。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2.40%、33.14%、22.36%和18.98%,整體上呈下降的趨勢。
聯動科技解釋稱,上述情形一方面系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對華在半導體領域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部分海外客戶的市場需求產生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系海外疫情影響,公司主要海外客戶安森美集團、安靠集團等出現間斷性停工,設備采購量下降。
安森美集團曾連續3年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戶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該公司對聯動科技的采購額逐年下降。2018年至2020年,公司對安森美集團的銷售占比分別為18.98%、15.90%、10.39%,銷售額也從2958萬元降至2098萬元。去年上半年,對安森美集團銷售收入占比僅為5.03%。
安靠集團曾是公司2019年第二大客戶,采購額達1240萬元,在當年聯動科技總營收中占比8.37%。2019年后不在前五大客戶之列。
大客戶流失或許對公司不利,但通過積極拓寬市場、培育新客戶仍然可以轉危為安。不過,2018年至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已從43.71%降至30.66%。在外銷不暢的情形下,聯動科技目前仍然沒有培育出新的客戶,采購額能與安森美集團相匹敵。(記者黃婷 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