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青島4月19日訊,高糧價背景下,養殖公司需要用非常規原料的替代來降低成本,對可以提升非常規原料吸收效率的生物酶制劑需求增加,受此影響,蔚藍生物(603739.SH)2021年業績同比增長超20%。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目前訂單飽滿,預計今年將進一步提升產品滲透率。
4月19日晚間,蔚藍生物披露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9.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21.65%。
在養殖公司降本壓力下,公司VLAND-PCP定制酶方案(基于飼料酶應用大數據系統的精準定制)平臺可以提高飼料轉換效率,增強畜禽的生長性能,協助用戶降本增效。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產品滲透率不斷提升,未來公司與現有客戶的合作深度和新客戶開拓方面,均仍有較大的空間。
據生意社,2021年國內玉米價格全年均處于較高水平波動前行,2021年1月1日3等黃玉米均價為2528.57元/噸,年內上漲5.48%。2021年,豆粕均價也有一定的漲幅。2022年,玉米、豆粕繼續呈上漲趨勢。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一噸飼料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非常規原料的替代空間較大。
2021年3月19日,農業農村部頒布《飼料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工作方案》,將加快玉米、豆粕的減量替代進程,進一步推動了非常規原料的應用。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酶制劑板塊取得收入約4.3億元,同比增加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人用益生菌板塊有了新進展。公司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濰坊蔚之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增資的方式引進國際投資者ADM SIN,雙方合作在食品益生菌產業鏈開發拓展。蔚藍生物和ADM為合資公司提供研發和技術支持,銷售模式為B2B(包括B2B2C)。合資公司已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書,項目建設在有序推進中。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益生菌市場規模預計到2022年將接近千億元,市場空間巨大,年平均增速約14%,現處于快速增長期,且益生菌行業未來有國產替代趨勢。針對國人體質及腸道菌群,自主國產化研發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優勢。
同天,公司發布2022年一季報,當季公司實現營收約2.56億元,同比減少3.83%;實現凈利潤約1800萬元,同比下滑37.68%。公司表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下游生豬與白羽肉雞養殖行業景氣度較差,疊加部分原料與能耗成本上漲,公司營收和毛利率有所下降。
據悉,4月,生豬與白羽肉雞養殖行業績景氣度有所回升。其中,白羽肉雞養殖行業普遍由虧損轉為盈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