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金鐘股份(301133)交出了登陸創業板后的首份年報“成績單”。
公告顯示,金鐘股份2021年營業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8.59%;凈利潤4158萬元,同比下滑14.63%,扣非凈利潤4005萬元,同比下降14.24%。
金鐘股份公告稱,2021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有多方面。具體來說,2021年,公司在加強在傳統汽車市場份額的同時,不斷擴大了新能源汽車項目,使得主營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海運價格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均出現下滑。
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拓
公開資料顯示,金鐘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內外飾件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汽車輪轂裝飾件、汽車標識裝飾件和汽車車身裝飾件。
目前公司的產品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均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合作車企包括現代起亞、一汽股份、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特斯拉上海、小鵬汽車、比亞迪、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等。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得益于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也大幅增長,銷售量較上年同比增加30.74%,其中主要產品汽車輪轂裝飾件、汽車標識裝飾件、汽車車身裝飾件銷售收入分別增長43.30%、19.81%、35.35%。
同時,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的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減重、降風阻、節能減排功能要求的低風阻輪轂大盤、輪轂鑲件等項目已陸續實現量產,由于其體積或單車配套數量較傳統產品大幅增加,使得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的單車銷售價值得到大幅提升。
據悉,展望2022年,金鐘股份將緊抓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布局汽車智能化、輕量化產品研發,與地方政府積極對接,協商投資建設汽車輕量化工程塑料零件生產項目。
國際海運費用攀升增加公司成本
2021年,原材料價格上漲沖擊了汽車產業鏈下游企業,如今,這種影響仍在持續。根據金鐘股份的年報,公司在2021年凈利潤的下滑也是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據悉,2021年4月以來部分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出現一定上漲,其中主要塑膠粒子的市場價格已上漲至近年來的高位水平,這對金鐘股份的經營業績產生了不利影響。
公告顯示,2021年,金鐘股份凈利潤4158萬元,同比下滑14.63%,扣非凈利潤4005萬元,同比下降14.24%。
同時,由于公司部分客戶在海外市場,國際海運費用的攀升,也抬高了公司的成本。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金鐘股份對福特汽車、克萊斯勒以及特斯拉等公司產品采用寄售模式,公司承擔了將產品發送至北美洲的全部運輸費用,故國外運費占總費用的比重較高。受海外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國際海運費價格上漲,加之報告期公司海外業務增長迅速,對相應客戶的發貨數量有所增加,導致公司外銷單位產品的運費大幅上升。
據悉,為應對上述挑戰,金鐘股份正在積極與各大海外客戶協商,商討相關貨物的運費分攤事宜,預計未來部分運費將得到回籠,國際海運費用成本風險將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詞: 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