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1日訊(記者 李子健)宜春414礦區曾被業內視為江西省最好的鋰資源標的,但寧德時代(300750.SZ)取得探礦權的枧下窩礦區,其鋰資源為前者的超兩倍。結合宜春市自然資源局披露的信息及券商分析師分析顯示,枧下窩礦區生產規模或達20萬噸碳酸鋰/年。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寧德時代主業為動力電池,具備選礦能力的永興材料(002756.SZ)或有機會成為合作對象。
4月20日,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宜春時代”)以8.65億元的報價成功競得江西省宜豐縣圳口里-奉新縣枧下窩礦區陶瓷土(簡稱“枧下窩礦區”)(含鋰)探礦權。該礦探礦權面積6.44平方公里,推斷瓷石礦資源量96025.1萬噸,伴生鋰金屬氧化物量265.678萬噸。
財聯社記者按氧化鋰和碳酸鋰當量LCE的轉換系數為1:2.47來計算,枧下窩礦區折合碳酸鋰當量約657萬噸。在此之前,東方證券相關研報顯示,被視為優質標的宜春414礦區的氧化鋰資源量為110萬噸,宜春市現探明可利用氧化鋰總儲量為約258萬噸。
另一方面,財聯社記者從宜春市自然資源局披露的《江西省宜豐縣圳口里-奉新縣枧下窩礦區陶瓷土礦普查探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書》(下稱“《評估報告書》”)獲悉,由于設計邊坡壓占礦量為14454萬噸,該礦山評估利用可采儲量為77492萬噸。
具體至枧下窩礦區項目生產方面,《評估報告書》顯示,評估設計項目建設投資為21.58億元,以枧下窩礦區可采儲量為77492萬噸,生產規模為3000萬噸/年計算,礦山服務年限為25.83年。有券商分析師按平均氧化鋰品位折算,上述生產規模可達20萬噸碳酸鋰/年。
實際上,枧下窩礦區不僅鋰資源較高,其價格亦相對較低。若按8.65億元取得枧下窩礦區、枧下窩礦區折合碳酸鋰當量657萬噸來計算,折合對價為132元/噸碳酸鋰。此前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以13.44億的價格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對應的價格為1907元/噸碳酸鋰。
天眼查App則顯示,寧德時代和宜春市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宜春礦業”)分別持有宜春時代65%、35%的股權,宜春市國資委為宜春礦業的間接實控人。在此基礎上,永興材料與宜春礦業亦有關聯,雙方曾成立合資公司對宜豐縣花鋰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持股。
有業內人士則認為,寧德時代的主業為動力電池,鋰資源儲備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供應鏈安全及穩定,未必會親自下場開礦。這或意味著,具備選礦能力的永興材料或有機會就枧下窩礦區與寧德時代展開合作。
此前,永興材料公告,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合資經營協議》,雙方將根據約定成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投資建設碳酸鋰項目,項目總投資金額不超過25億元,規劃建設年產5萬噸碳酸鋰產能項目。
(實習記者曾楚楚對此文亦有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