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火小家電,眾多企業欲借小家電之風登陸二級市場。2月18日,空氣炸鍋第一股——比依股份(603215.SH)成功上市,一經上市便收獲6連板。另一家小家電企業——德爾瑪,上市之路卻并不那么順暢。5月13日經歷了最新一輪問詢后,還沒有安排上會。在去年6月交表后,IPO數次折戟,截至目前已經歷三輪問詢,其間甚至出現“中止”狀態。有分析指出,小家電賽道已儼然一片紅海,德爾瑪這家靠創意打造精品的小家電公司近三年營收增長不錯,但由于原材料漲價,歸母凈利潤反而下滑。
營收增長凈利反降
自從謀劃創業板上市以來,德爾瑪選擇了“輕資產”路線,目前已經很大一部分依賴外協加工。而且,對于授權品牌越發依賴,自有產品的創收能力正逐年下滑。
據德爾瑪招股書顯示,德爾瑪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旗下德爾瑪和飛利浦品牌。其中德爾瑪品牌主要銷售家居環境類小家電產品,飛利浦品牌主要銷售水健康類家電產品。
2011年,蔡鐵強在佛山順德創立了小家電自主品牌德爾瑪,主營產品包括環境加濕、吸塵清潔、生活小家電、廚房小家電等。在經歷了10年的發展后,德爾瑪在2021年6月于創業板交表,開始走上IPO之路。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分別取得營收15.17億元、22.28億元、19.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6.91%、46.89%、53.27%。從營收看,德爾瑪的增長十分不錯,但是其歸母凈利潤增速卻顯得不那么盡如人意。據其招股書顯示,德爾瑪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1.73億元、0.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3.80%、56.55%、2.92%。
在營收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德爾瑪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呈斷崖式下跌。顯然,其盈利能力出現了問題,據德爾瑪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其毛利分別為5.52億元、7.19億元、5.47億元,對應毛利率分別為36.37%、32.26%、28.33%。
德爾瑪的毛利率水平呈明顯下降趨勢,德爾瑪招股書將其毛利率下降歸因于原材料漲價和業務結構變化。
直播帶貨模式遭問詢
除了業務結構問題外,德爾瑪還存在許多被質疑的地方,在其上交招股書后,深交所對其進行了問詢,問題多達30個。
首先,德爾瑪重營銷輕研發情況明顯。招股書顯示,其研發費用率2019年-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3.59%、3.36%、4.11%,而同期的銷售費用率卻達16.92%、15.41%、15.11%,銷售費用率顯著高于研發費用率。
重營銷輕研發的情況其實在我國小家電行業并不罕見。在行業仍處“藍海”增量市場時,以重營銷輕研發的模式搶占市場份額對壁壘不高的小家電市場而言無可厚非,但是目前小家電行業儼然已進入“紅海”存量市場廝殺之局,品控和創新能力對身處“競技場”的企業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德爾瑪雖然在2021年已經加大了研發費用投入,但是仍遠低于銷售費用,未來若不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身品控及自主創新能力,在小家電的“競技場”中將難以脫穎而出。
據其招股書顯示,德爾瑪主要通過電商平臺、線上直銷和線上經銷方式在天貓商城及淘寶平臺、京東商城等主流電商平臺進行銷售。2019-2021上半年,德爾瑪線上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71.58%、61.68%和45.03%,盡管占比在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在線上銷售上,直播帶貨模式也是德爾瑪的主流銷售手段之一,但近年來不少頭部主播接連“塌房”,其中因逃稅被追繳處罰13.41億元的薇婭正是德爾瑪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因此,深交所亦對其直播帶貨模式進行問詢,要求德爾瑪進行說明。利用此模式雖然能在短期內獲取巨大流量和銷量,但也存在不小的風險,消費者容易將主播形象與產品掛鉤,一旦主播“翻車”,產品銷售也容易受到影響。其次,若存在稅收問題,對德爾瑪的聲譽以及合規風險也是較大的打擊。(記者陳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