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昨日聯合舉辦電信行業上市公司投資者交流活動,令三大運營商估值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熱點。盡管基本面向好、分紅比例均已超60%,但三大運營商股價已貼近或低于凈資產也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這一狀況,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基礎運營商行業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包括更加確定的回報與投資價值。“雖然還有一些聲音認為運營商行業沒有多少空間,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運營商進入了數字經濟的新賽道,空間巨大。”中國聯通劉烈宏則直言,不能簡單再用延續幾十年的用戶增長等老指標、老模型來評估電信行業的新價值。電信行業正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全面升維,估值模型也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重塑。
數字經濟成電信業發展主旋律
(相關資料圖)
三大運營商聯袂舉辦行業投資者交流活動,不僅是行業首次,也是央企同行業上市公司聯合組織投資者交流活動的首次實踐。有關人士透露,這也是對監管部門提出的豐富投資者交流渠道、探索同行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聯合組織投資者溝通交流活動等要求的具體實踐。
本次投資者交流活動以“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共話電信行業新未來”為主題,三大運營商人士表示,希望借此推動資本市場轉變對電信行業的固有認知。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將從2021年的39.8%提升到50%以上。其中,信息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2.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2.8萬億元。“基礎通信運營企業具有網絡、數據、技術等天然基因,積累了數智應用融合創新的寶貴經驗,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楊杰表示,中國移動一方面正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
楊杰透露,中國移動2022年計劃投入480億元資本開支繼續推進算力網絡建設,預計新增9.2萬臺移動云服務器、約4萬架IDC機架,滿足算力網絡發展所需。公司下一步將通過三個階段實現算力網絡發展愿景。第一階段是泛在協同,到2023年,實現算和網向布局協同、運營協同發展,通過協同算和網服務入口,實現資源互調,滿足用戶一站開通需求。第二階段是融合統一,到2025年,推動算與網逐步融合發展,加快算和網管理編排“大腦”的融合統一,實現在算網資源層面的統一管理、編排和調度。第三階段是一體內生,2025年以后,徹底打破算網邊界,形成算網一體化基礎設施,為用戶提供融合多技術要素的一體化綜合服務。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則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將邁向“升級提速”和“由大變強”的新臺階,這意味著我國電信運營商也迎來了“重塑發展范式、升維發展賽道”的戰略性機遇。他認為,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電信運營商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電信運營商憑借全程全網資源、客戶服務積累和屬地的優勢,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的主力軍和受益者。數據顯示,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收入已達到近千億級規模,當前仍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指出,電信行業在數字經濟藍海中擁有確定的增長空間和確定的投資回報,兼具成長和價值雙重投資屬性。“正如‘直尺’量不出‘三維空間’、看3D電影先要戴上3D眼鏡一樣,市場需要與時俱進地重塑行業估值邏輯和估值體系,挖掘電信行業挺進數字經濟新發展的價值紅利。”劉烈宏的表述富有感染力,他表示,中國聯通已經全新升級面向數字經濟的新戰略,堅定從傳統運營商駛向數字經濟新藍海,著力為數字經濟鋪好路、促應用、保安全,成立了9大行業10大軍團,布局17家專業子公司和19家產業互聯網公司,積極構建“一個聯通,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的能力生成模式,將成長潛能加快兌現轉換為前景確定的新價值。
密切關注新技術趨勢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對元宇宙的發展保持了密切的關注和跟蹤。中國移動認為元宇宙的發展呈現“四個融合”的顯著趨勢: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包括AI技術、輸入輸出技術,VR/AR技術、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等。二是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融合。三是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元宇宙將建立新型數字資產信用平臺和運營主體,實現數字資產的跨平臺公平、安全、高效流通。四是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融合,腦機接口、外骨骼等前瞻技術將推動以碳基為核心的實體人和以硅基為核心的“虛擬數智人”日益融合,拓展人類認知的范圍和深度,更好的改造世界。中國移動正在構建的“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新基建,可以支撐海量接入和運算處理、真實建模與交互、大規模虛擬內容創作與體驗,會成為元宇宙構建的重要基石。
柯瑞文則表示,中國電信已提出“把中國電信打造成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的目標,全面完成RDO科技創新研發布局。中國電信將牢牢把握云網融合這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特征,在云計算、5GC解耦網絡、云網運營系統、云網安全智能調度等方面,積極推動云網融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鏈驅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劉烈宏則透露,中國聯通很早就聚焦車聯網進行布局,圍繞車輛智能聯接、智能運營、交通監管等關鍵場景,積極開展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的探索。今年5月,中國聯通組建“智慧交通軍團”,以車路協同作為切入點,積極參與交通融合新基建領域,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推動交通行業數字化服務升級;子公司智網科技聚焦車聯網垂直行業、專業賽道深耕細作,目前已經取得了有利的市場地位。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電信行業實現了8.5%的收入增長,增量收入中約70%來自于新興業務的驅動。以云業務為例,2021年三大運營商云業務收入達到684億元,同比增速近90%。劉烈宏據此進一步指出,如果按按照當前云計算廠商4到8倍的市銷率估值,運營商僅云業務市值就可以達到3000到6000億元。
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開始影響專業機構對電信板塊的價值認知。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錢凱表示,“從數字經濟的短期發展來看,第二產業是下一階段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重點。相對比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運營商在toB和toG領域中具有巨大的優勢。希望三大運營商抓住數字經濟所產生的新增長點,估值和市值重新回到歷史高點,甚至再創新高。”
中信建投通信&計算機首席分析師閻貴成則認為,電信運營商目前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基本面仍在向好趨勢中,符合當下市場投資風格,建議重視。而浙商證券此前研報也指出,市場擔心運營商的持續成長性,但其認為行業拐點已經確立,在 5G 滲透率提升和創新業務強勁增長驅動下,可以對運營商的發展預期繼續表示樂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