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金融行業的業績情況也陸續揭開“面紗”。記者關注到,目前有23家金融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表現喜憂參半,13家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其中,多數凈利潤同比下滑。截至8月1日收盤,銀行、證券、保險等板塊走低,寧波銀行、中金公司、中國人壽等個股股價下跌超1%。有金融機構分析指出,目前證券、銀行等板塊估值位于低位,更看好行業內頭部機構在中長期創新發展模式下的投資機會。
8月1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按東財行業分類歸屬于金融行業的有117家上市公司,其中,23家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13家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其中僅2家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11家實現凈利潤同比下滑。此外,10家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
ST安信、哈投股份、錦龍股份和中原證券虧損高達數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8月1日,新華保險以42.18億元~52.73億元的凈利潤居于首位,同比下降50%~60%。東方證券、紅塔證券和海德股份緊隨其后,分別為5.5億元~6.6億元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6%~80%;3.26億元,同比下降56.3%;3.15億元~3.25億元,同比增長162.35%~170.68%。
從已披露的虧損情況來看,ST安信、哈投股份、錦龍股份和中原證券虧損高達數億元,分別為9億元、3.37億元、2.21億元~2.25億元和1.24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安信信托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因對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債務本金44.5億元負債計提利息及對敗訴案件計提違約金等形成本期虧損約7.7億元;公司運營及計提減值準備等形成本期虧損約1.3億元,上述合計構成本期虧損約9億元。哈投股份預報公告顯示,對于業績虧損,主要原因是證券業務受市場波動影響導致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度減少,熱電業務煤炭價格上漲導致主營業務成本增加。
證券板塊估值位于低位,保險標的投資周期或將拉長
東興證券指出,近期證券板塊估值持續下行,已接近4月創造的年內低點。但不能忽視的是,市場成交額已較長期維持在萬億元水平上下,兩融指標亦保持在較高位置,對板塊業績和估值均形成正向催化,市場企穩后板塊估值修復在時間和空間層面均可期待。從投資角度看,更加看好行業內頭部機構在中長期創新發展模式下的投資機會,當前具備投資價值的標的仍集中于估值仍在低位的價值個股,此外證券ETF的投資價值亦值得關注。
東海證券指出,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重點關注具有資產質量優勢與規模增長邏輯的中小銀行。
對于保險板塊,東方證券指出,后疫情時代的負債端恢復穩步推進,前期承壓的代理人展業有望陸續重回正軌,政策推動下的養老、保障需求仍較旺盛,邊際上保持樂觀。東興證券提醒,考慮到ROE/ROEV中樞下行,保險標的投資周期拉長(預期收益率下降)是大概率事件。(記者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