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多只港股科技股下跌。截至9月19日港股收盤,恒生科技指數跌2.07%,其中,嗶哩嗶哩(簡稱B站)跌超5%,網易、阿里巴巴跌超3%,京東集團跌超2%,騰訊控股、美團、百度集團以及快手則跌超1%。當日晚間,美股市場熱門中概股盤前走低。
中概股加速回歸港股市場
消息面上,19日早間消息稱,阿里巴巴、網易、百度、京東以及百勝中國等將成為首批接受審計底稿檢查的中概股公司。至截稿時,阿里巴巴、網易、百度以及京東均暫未對消息回應。當日上午港股開盤,多只互聯網股即走低。
據了解,上半年以來,中概股加速回歸港股。今年7月26日,阿里巴巴公告披露,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據公告顯示,相關流程預計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其間,業內分析指出,對于阿里以及中概股,雙重主要上市是順應當前環境和市場預期、確保投資者利益的最優商業選擇。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
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進入9月份,互聯網企業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披露收官。總的來說,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的關鍵詞。
據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個月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阿里總營收為2055.55億元,上年同期營收為2057.4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屬于阿里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27.39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8%至344.19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同比下降30%至302.52億元。
京東今年Q2財報顯示,二季度收入為2676億元,同比增長5.4%。本季度,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5億元,去年同期為46億元,二季度凈利潤率為2.4%。
百度方面,據財報披露,今年Q2營收296.47億元;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非公認會計準則)達到55.41億元,同比增長3%。
據網易今年Q2財報披露,本季度,公司營收232億元,同比增加12.8%,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47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54億元。
美股市場,中概股今年表現一般。據wind顯示,在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跌幅超20%、京東、網易、百度的股價跌幅超10%。(記者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