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29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中航產融(600705.SH)、中航電子(600372.SH)、中無人機(688297.SH)等9家滬市上市公司舉行了以“建設航空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集體業績說明會。會上,上市公司管理層分享發展前景、戰略規劃和經營業績,并就投資人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集團凈利潤10年來年均增長6.2%
盡管面對疫情反復影響以及外部宏觀環境復雜多變的挑戰,今年前三季度,航空工業集團旗下多家公司業績表現依然穩健。9家公司中,包括江航裝備(688586.SH)、中航沈飛(600760.SH)、中航重機(600695.SH)在內的6家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此外,部分公司業績開始出現單季度大幅好轉,并在各自所處的領域取得突破,保持了長期向好的態勢。
中航沈飛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2.79億元,同比增長20.58%;實現歸母凈利潤17.40億元,同比增長22.56%;中航電子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79.0億元,同比上升13.89%,歸母凈利潤6.95億元,同比上升20.85%;中航產融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0.3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3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45.36億元,單季度同比上漲2.52%;江航裝備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83億元,同比增長21.99%;歸母凈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12.30%。
旗下上市公司的蓬勃發展是航空工業集團發展的縮影,航空工業集團已連續多年實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據統計,集團凈利潤由十年前的9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69億元,年均增長6.2%;EVA從50億元增長到114億元,年均增長9.6%;營業總收入從3006億元增長到5190億元,年均增長6.26%;資產總額從5687億元增長到12383億元,年均增長9.03%。
集團旗下共有26家上市公司
航空工業集團積極借助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資產證券化方面一直走在軍工行業的前列,據悉,該集團旗下共有26家上市公司。本次航空工業集團旗下9家滬市上市公司開展集體路演活動,是落實國資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讓投資者走得近,聽得懂,看得清,有信心的重要實踐。
航空產業鏈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對于如何通過產業金融賦能產業鏈發展這一問題,中航產融在業績說明會中提到,一是公司背靠航空工業集團,憑借自身在航空工業產業鏈條的技術和背景優勢、產業資源、品牌效應等優勢因素,實現產業投資業務的快速發展。二是公司參與中航金網絡的增資項目,積極搭建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平臺,支撐航空產業與軍工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三是綜合運用金融業務齊全的優勢,有針對性地提供天使投資、VC/PE、Pre-IPO、并購基金、混改基金、融資租賃等一攬子金融服務,覆蓋企業發展的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與退出期。
11月初,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信息交流共享,共同做好企業上市培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專業化整合、資本市場培訓交流、聯合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建立牢固的長期合作機制。此次集體業績說明會的召開,也是積極踐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是雙方共同推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合作。
今年年中,中航產融參與投資的中無人機和超卓航科登錄科創板,并在上市首日股價大漲,兩家公司均為軍工子領域的頭部企業。
關鍵詞: 航空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