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按下暫停鍵之后,“中國錫王”的重組上市事項再次啟動。
12月8日,南化股份公告(600301),因此前所稱相關情況均已落實,公司已向證監會申請恢復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審查工作。
此前,因為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相關事項仍需進一步完善,南化股份于2022年7月25日向證監會提交了中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并于7月28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中止審查通知書》。
(相關資料圖)
此次重組,即籌劃中的南化股份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華錫集團所持有的華錫礦業100%股權。華錫集團有“中國錫王”之稱,資產規模高達近百億元。
暫停四個月后 重組繼續推進
華錫集團位于廣西柳州,是集有色金屬探、采、選、冶、深加工為一體的國有控股企業,注冊資本15.8億元,資產規模近百億元,是亞洲最大的錫多金屬礦選礦基地,有“中國錫王”之稱。
目前,該公司已探明和控制的錫、鋅、銻、鉛、銦、銀等礦石量達1.2億噸,綜合金屬量超過450萬噸,集團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百億,凈利潤超10億的產業目標。
早在2020年8月,當時的ST南化就公告,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北部灣港集團發來的《關于籌劃資產重組事項的函》,擬籌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華錫集團所持有的華錫礦業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更早的2009年,華錫集團曾有意借殼東方銀星上市,但被廣西國資委否決。2012年又試圖沖刺IPO,最終也沒有成功。
2010年到2018年,ST南化連續8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歸母凈利潤時好時壞。但在2020年籌劃重組時,ST南化已剝離舊資產。
此次交易標的華錫礦業成立于2019年4月,注冊資本3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勘探、采選、加工等。該公司被華錫集團委以重任——“承載著華錫復興的重大戰略定位以及推動河池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的使命”。
在2020年5月舉行的華錫集團、華錫礦業掛牌儀式上,當時的華錫集團董事長覃鋒表示,華錫礦業將致力于構建三大平臺:一是成為華錫集團回歸河池,聚焦資源地的平臺;二是成為華錫融資渠道,解決歷史問題的平臺;三是成為河池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臺。
華錫礦業產量相對偏低,毛利率顯著高于行業水平
目前,傳統產錫地區面臨著品位下降、人力短缺和開采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主要供應國近年增產有限。同時,由于錫礦資源分布和供應相對集中,行業進入存在一定壁壘,行業長期以來資本開支不足,勘查成果有限,目前在投產的新項目短期內達產的可能性較低,短期內礦端難現大幅放量增長,同時,焊料小型化導致二次資源增長受到一定抑制,錫整體供給彈性相對偏低。
根據國際錫業協會統計,2021年錫需求達到39.1萬噸,同比增加8%,總體消費強勢反彈。其中,錫焊料領域消費占比最大,隨著汽車電子、智能設備、5G 通信等產業維持景氣格局,半導體市場保持增長,帶動焊料需求持續增加。在“雙碳”背景下,能源轉型不斷提速,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組件生產中光伏焊帶用錫需求將打開錫焊料需求的新增長空間。
錫業股份2022年半年報稱,2022年上半年,全球礦山錫金屬產量及精錫產量逐步恢復。但長期來看,錫作為稀有金屬,地殼含量較低,可用資源有限,稀缺程度日益加劇。
2005年以來,錫業股份錫產銷量已16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據國際錫業協會統計,公司位列2021年十大精錫生產商中第一位。根據公司自身產銷量和行業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測算,2021年公司錫金屬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9.31%,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3.91%。
從華錫集團來看,目前該公司已將下屬勘探、開采、選礦等相關業務資產、負債按照賬面凈值劃轉進入華錫礦業。劃轉完成后,除未劃轉的佛子公司、五吉公司外,華錫集團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已無與勘探、采選業務相關資產。
2021年,華錫礦業自產精礦加工錫錠毛利率為65.16%,較2020年上漲約27.09%,主要由于錫錠市場價格上漲導致。其錫錠毛利率顯著高于上市公司錫業股份28.53%的水平,主要由于錫業股份外采錫精礦占比較高導致。2021年,華錫礦業自產錫精礦加工為錫錠的毛利率為65.16%,外購錫精礦加工成錫錠的毛利率僅2.22%,外購精礦占比越高,綜合毛利率越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下屬控股子公司高峰公司礦石品位較高,生產成本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導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