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大家都在曬2022年的收益情況……不過,基金君覺得誰都不如參與了寧德時代的22家明星機構,短短半年,從浮盈超170億,到如今浮虧超28億。
1月4日,寧德時代450億的定增限售股解禁。寧德時代以386.5元的價格開盤,截至午間收盤,報收384.31元。而此前的定增價格是410元/股。
根據寧德時代發布的限售股上市的公告,本次解除限售和可上市流通的股份數量近 1.1億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4.49%。涉及 22家機構,對應進行股份登記的股東共計146 名,涉及148個證券賬 戶。
(資料圖片)
史上“最壕朋友圈”浮虧超28億
曾狂賺超170億
相較于半年前410元/股的定增價格,這意味著當年參與定增的22家機構全部浮虧超6%。
即便2022年7月以來,寧德時代共進行過1次派息,每股分紅攤薄成本為0.6528元,但是本次限售股解禁股東合計賬面虧損金額仍然超過28億元.
去年6月22日晚間,寧德時代披露了450億定增結果,發行價格為410元/股,共有42家機構申報。最后有22家機構勝出。
根據定增結果可見,最終共有22名認購對象獲得寧德時代此次戰略配售,陣容堪稱豪華。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國泰君安證券、泰康資產、睿遠基金、高瓴等多家海內外知名機構,當時被稱為“史上最壕朋友圈”。
從機構類型來看,公募基金方面,睿遠基金、財通基金、博時基金、金鷹基金均獲得配售,獲配股份分別為36.59萬股、35.9萬股、30.63萬股、29.27萬股,獲配金額分別為15億元、14.7億元、12.56億元、12億元。
券商方面,廣發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也都出現在了獲配名單中;還有外資機構也參與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麥格理銀行有限公司等。
而作為寧德時代第八大股東,HHLR管理有限公司-HHLR中國基金(高瓴)獲配73.17萬股,獲配金額約為30億元。
從獲配金額來看,國泰君安證券、摩根大通銀行、巴克萊銀行分別以46.6億元、40.7億元和33.6億元位居前三。同時,國泰君安也成為獲配股數最多機構,共獲配1137.5萬股。
有意思的是,當時參與定增的時候,寧德時代的股價在500元附近,此后一度漲至572元附近,整體浮盈176億元。
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預期大幅降溫
股價反映了市場的預期。寧德時代的股價在8月份反彈到570元附近之后,就一路下挫。這一切跟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放緩是分不開的。
1月3日,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特斯拉公布了其2022第四季度交付數據。特斯拉于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生產了超過43.9萬輛汽車,交付了超過40.5萬輛汽車。2022年全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了13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40%;共生產了13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47%。
這一貌似不錯的增長的背后,但是卻沒有達到年初設下的增長50%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在最后兩個月,為了沖量,特斯拉還鮮少地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了優惠購車的活動。
特斯拉的增速不及預期,給新能源汽車在2023年的銷量潑了一盆冷水。長城汽車近期發布《關于調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及2021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的公告。經過調整后,長城汽車2023年的業績目標達成率有所降低。由銷量不低于280萬輛、凈利潤不低于115億元;更新為不低于160萬輛、凈利潤不低于60億元。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一向樂觀。他預測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突破840萬輛。理由是,目前由于油電差價大,新能源汽車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疊加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政策的助力,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加快。
但他也提及,原油價格可能在明年進入相對的大幅回落期,對新能源車購買使用應該是有較大的抑制作用。部分計劃首購新能源車的車主可能又會轉而購買傳統燃油車。
易車研究院院長周麗君的預測新能源汽車終端銷售數據,可能達到650~700萬輛,比2022年增長20%左右。
而中汽協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670萬輛,同比增長90.3%。
行業預期下降,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產業的龍頭公司,寧德時代最先能感知冷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