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系統總結2022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分析研判形勢,并安排部署2023年經信系統重點工作。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安徽省工業經濟呈現總體平穩、趨勢向好的發展態勢。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19.5%,高于全國10.2個百分點。
(相關資料圖)
1-11月,安徽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36戶,比上年同期多增318戶,創近十年新高;光伏、汽車、電子信息等行業分別增長85.3%、20%、10.8%,合計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其中光伏壓延玻璃產能居全國第1位;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 持續深化,高端裝備、智能家電(居)專班簽約項目860個、總投資384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新階段疫情防控新任務新要求,全省經信系統迅速進入應急狀態,成立疫情防控藥品生產保障專班,全力以赴抓生產、抓調撥、抓外援,藥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目前全省布洛芬日產能近800萬片、對乙酰氨基酚1100萬片。截至1月6日,累計向全省分配利托那韋片2.07萬盒、阿茲夫定片13.65萬盒、布洛芬片9775.96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3421.8萬片、疏風解毒膠囊和連花清瘟膠囊388.46萬盒、氨溴索3.2萬瓶,有力保障了全省醫療機構和患者用藥需求。
對于2023年重點工作,會議提出,安徽省經信系統將深入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組織開展工業穩增長、優勢產業壯大、數字賦能、優質企業引育、科技產業協同創新、質量提升、綠色發展、降本增效“八大行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說,在“工業穩增長行動”方面,進一步健全運行調度、政策惠企、助企紓困等長效機制,特別強調各地要強化春節前后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產監測調度,加強企業用工、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結合實際出臺“穩崗留工”支持政策,鼓勵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的企業增加排產計劃,確保一季度“開門穩”、力爭“開門紅”。
在“優勢產業壯大行動”方面,統籌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推動制造業加速邁向中高端,重點加快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長板”產業發展。
在“數字賦能行動”方面,貫徹落實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相關政策,支持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創建雙跨平臺,清單化引進阿里、京東等知名大平臺和細分領域龍頭,推進“羚羊”綜合服務平臺2.0版本建設。
在“優質企業引育行動”方面,培育以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龍頭領軍企業為主體的優質企業梯隊,實施專精特新企業、民營龍頭企業倍增行動,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及產業投資,支持各地引進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總部等,培育更多百億企業、千億企業。
在“科技產業協同創新行動”方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高標準推進國家玻璃新材料、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安徽省重大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創新中心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質量提升行動”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認定標準化示范企業,爭創一批國家級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在“綠色發展行動”方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再制造產業,加快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省建設,支持合肥市、銅陵市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在“降本增效行動“方面,出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制造業提質降本若干措施”,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降低企業用能、用水、用地、用工及物流成本;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單位能耗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納入評價主要指標,持續擴大“畝均英雄貸”覆蓋面,力爭將“畝均英雄貸”金融服務模式培育成全國典型。
關鍵詞: 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