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可進入證券時報“2023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專題)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圍繞著推動產業創新、人才成長以及整個生態環境如何促進企業創新與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邁普醫學董事長、總經理袁玉宇今年帶來了多份相關議案。
“提高產業創新、產業轉化的效能,目前擺在面前的重點是怎么把整個產業升級,把創新鏈條、制造鏈條的升級做好。”袁玉宇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資料圖片)
推進高質量發展:創新是關鍵 離不開資本市場賦能
“對于國家而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戰略布局的重點工作就是要堅持不斷做創新,以此為基礎做好長期的布局投資發展。” 袁玉宇介紹稱。
資料顯示,邁普醫學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在全球率先實現生物增材制造技術在軟組織修復領域的產業化,神經外科修復關顱解決方案產品已布局海內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為中國領先且是國內為數不多進入全球高端市場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
目前,邁普醫學在國內神經外科唯一同時擁有人工硬腦(脊)膜補片、顱頜面修補產品、可吸收再生氧化纖維素止血產品。而且,今年公司再添新產品,自主研發的硬腦膜醫用膠產品在2023年2月10日NMPA首次注冊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這些產品形成組合,為全球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神經外科修復關顱解決方案。
袁玉宇表示,這些發展成果都是基于過去持續研發和人才投入才能成功,也離不開資本市場的賦能。
2021年,邁普醫學是在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首家以第二套標準上市的企業。“公司正式進入資本市場,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大的資金能力和資源能力,來做更多創新。” 袁玉宇稱。
袁玉宇認為,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資本的平臺來幫助實現產品開發或技術優勢提升,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了重要幫助。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對企業的規模有一定要求,但它并不僅僅看銷售的利潤指標,會更綜合性地看待企業的價值,包括市值、增長潛力、技術優勢等等。因此這對研發型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邁普醫學在創業板上市順利注冊,就是受益于創業板上市制度的包容性,體現了注冊制改革對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支持。
圍繞著推動產業創新、人才成長以及整個生態環境如何促進企業創新與發展,袁玉宇今年兩會帶來了多份提案。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問題,比如企業在科研路線的制定權,科研資源的分配權,以及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具體分工等等。” 袁玉宇建議,要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讓企業貼近市場優勢發揮出來。
提升核心競爭力:聚焦三方面 利用深市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交所始終堅持服務科技創新,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促進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具體到生物醫藥行業,袁玉宇認為,隨著醫療器械的發展,市場規模及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作為技術型制造業企業,核心競爭力還是技術創新和產品轉化能力和人才實力等三方面。
以邁普醫學為例,袁玉宇介紹了利用深市資本市場,推動公司做優做強相關經驗。
據介紹,邁普醫學堅持內生式增長的同時非常重視產業并購整合的規劃,積極開展與原材料端、設備端、市場端等上下游企業合作,促進植入醫療器械產業融合的發展。
“再融資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而且優質企業定價公允的再融資可以吸引新資金,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注冊制的實施,使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要求更具體明晰,也將加快審核流程,將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帶來積極影響。” 袁玉宇表示,同時,邁普醫學一直重視人才隊伍搭建和人才培養工作,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股權激勵把職工的福利和股東權益融為一體,對引入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從而為公司持續發展創造收益。對于資本市場來說,股權激勵方案優秀的企業可以在資本市場中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