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小區中央廣場喧鬧的周末,兒童樂園孩子的歡笑,漫步秋日沐浴桂花的幽香,這一切對合肥市經開區華地潤園的住戶來說已顯陌生和奢望。疫情之下,社區生活不得不按下了暫停鍵。
(資料圖)
已經記不清多少個天不亮的清晨,他們背起四五十斤的消毒噴壺開始作業;已經記不清多少句耐心的勸導,讓核酸檢測隊伍井然有序;已經記不清多少通電話,多少趟來回,讓信息“出得去”,讓物資“進得來”......
他們,是集結號下的合肥市經開區明珠居委會戰疫志愿者,連日來,他們和居委會、物業的工作人員一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義務、責任和擔當,擰緊“責任鏈”,織密“防護網”,筑起守護一方平安最牢固的“防火墻”。
“@所有人 核酸檢測需要人員協助登記信息,誰來報名?”
“我是黨員,我先上!”
“來了!來了!在哪集合?”
“我家還有一位黨員,他線上辦公完也來支援?!?/p>
“我看群里需要人手!所以我五點前可以把老公的飯菜搞定!我就有時間過來做志愿者了!”
“我每天早上七點半到下午一點!如果在有需要我可以晚上五點以后過來!”
“我以前做過登記工作,如果需要可通知我!”
這是一個由明珠居民區黨總支建立的,已經有200多名志愿者的服務群。在他們當中,有黨員、有企業高管、有公司白領、有熱心居民,雖然他們有著不一樣的身份,但是只要有需要,大家都會積極響應,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名字——明珠志愿者。
面對疫情,為了保證核酸檢測有序順利地進行,從嚴、從實、從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早上7時前志愿者們換好防護服,做好個人防護,陸續到達各樓棟核酸檢測點。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好核酸登記工作;提醒居民們有序排隊、保持間距;為居家隔離的住戶上門采集核酸,確保每一戶都完成核酸檢測。每一個動作、每一句提醒都充斥滿滿的愛。
為了減少聚集,降低風險,同時照顧到部分缺少做飯條件的租戶,小區開辟了線上生活物資購買渠道。外賣崗亭的志愿者協助社區準備工作人員餐食,做好后勤保障。同時,志愿者們不斷提醒著大家保持間距、取物消殺、即取即走。在配送高峰期,整齊有序地將收到的外賣按樓棟分配好,方便住戶自取,這樣的工作一直持續深夜11時。平均每天完成外賣無接觸配送2000余件,保障小區居民及時接收物資,確保一日三餐正常。
“十分感謝你們的幫助,我們已經順利住院待產了,這次真的都是靠你們!”電話那一頭,是一位年輕的準爸爸激動的聲音。由于剛到合肥不久,小王(化名)夫婦對于就醫流程并不熟悉。在妻子預產期已經過2天時,恰好與這次疫情不期而遇。面對隨時可能降生的孩子,夫妻倆只好求助值守在門崗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聽聞這個緊急情況后,明珠居委會工作人員立刻聯系定點醫院,做好對接。同時,安排專用車輛和具備醫療知識的志愿者陪護,最快速度到達醫院辦好手續,確保母子平安。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為保障特殊人群外出就醫,明珠居委會通過設置醫療保障組,以閉環轉運的方式,及時高效的滿足小區居民就醫需求。
這些人里,有需要定時完成透析的老人,有突發疾病需要就醫的年輕人,有持續發熱需要就醫的孩子......志愿者們陪同著這些居民,成為他們的情緒安撫員和服務員,直到順利閉環轉運到指定醫院,然后再返回小區,循環往復不曾有絲毫怨言,盡職盡責提供貼心服務。
27日下午,淅淅瀝瀝的小雨打破了小區的寧靜,當很多人正在午睡時,一輛載滿物資的大貨車開到小區,由市、區兩級政府為居民配送的暖心物資包到達小區,志愿者們開始卸載物資包,運往各個樓棟,分發到戶,從下午直到深夜才結束,有的已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晚飯都來不及吃,加班加點只為確保每一戶收到政府暖心物資包。
小區門口黨旗飄揚,明珠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仍在繼續奮戰。值守在小區點位上的明珠志愿者們,成為了小區里的閃光點。作為疫情下催生的“逆行者”,所有人都在用不一樣的方式戰斗,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相信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在這樣一支熱心、溫暖的明珠志愿者隊伍的協助下,一定能更好地在這場戰役中守衛居民們的平安,再現煙火里的幸?!皾櫋眻@。
本網記者張華 通訊員王芳 趙驥安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