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師突發疾病離世,家人稱她上課時遭到網暴的傷害,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而不少師生都發文表示遭受過“網課爆破”。據某網課爆破QQ群群主介紹,爆破沒有固定收費標準,一般在10元內,“也有不收費的”。有群員稱做這個“純粹為了娛樂”,“但運氣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掙100多”。
近日,河南新鄭第三中學的劉教師上完網課后在家中去世,有媒體說,劉老師上課時遭遇網暴。“網課爆破”已不是首次發生,可能是因為這次“出了人命”才引發公眾關注。“網課爆破”本質上屬于網絡暴力,之前的德陽女教師自殺、劉學州自殺等涉及網暴的案例都令人觸目驚心。
有人習慣于將自己的標準強行套在他人身上,誰與眾不同就攻擊誰;不同的語境會產生不同理解,除了明顯的惡語,有人很難明確區分什么是合理批評、什么屬于網曝,有些施暴者或許自始至終都不認為自己在作惡。不論出于何種原因,網絡暴力都是違法的。
治理網絡暴力,技術層面大有可為,也必須積極作為。網絡發展不會停歇,相應的產品、應用也將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任由網暴變種、蔓延,不能眼睜睜看著“任何一個我們”孤立無援地倒下。構建網絡空間的和諧秩序,我們急需技術的加持和機制的完善。
河南新鄭市第三中學一名女教師近日在家中上完網課后意外離世,她的女兒在一段母親給學生上網課的視頻中發現,母親生前上最后一堂課時疑似遭遇過“網課入侵”,有人進入網課直播間播放音樂、說臟話。澎湃新聞了解到,有不少學生在上網課時遇到過同類情況。有截圖顯示,有人在社交平臺發布“爆破群”及相關內容,有平臺已開展巡查和治理,清理相關違規內容、處置嚴重違規賬號。
新鄭女教師事件發生后,有網友指出,網絡上有專門的組織通過學生邀請或“撞庫”的方式入侵網課會議室。專家表示,“撞庫”需要破解固定的賬號密碼或者通用賬號密碼,而視頻會議和密碼每次都不同。目前來看,“網絡爆破”大多數是以內部成員邀請外人的方式進行,很少有通過“撞庫”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