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雙減”政策落地后,安慶市各地配套措施也紛紛出臺,從課堂到作業、從考試到課后“三點半”,從學生到教師,從家庭到社會,一系列調整和改變迅速出現。一年多來,校外培訓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內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學生們的臉上笑容更多了,教師們的教學效率更高了,家長們的教育焦慮減少了......各種改變在悄然發生著。
涼亭鄉中心學校教師正在教學生踢足球
(資料圖片)
作業設計推陳出新
“雙減”讓教師用新眼光審視學生,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一年多來,安慶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作業設計上推陳出新,堅持將“五育”融入課后服務,改革創新考試方法等,扎實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寒來暑往,多少個清冷的早晚和酷熱的午后,我接送孩子上下學,拿過他厚重的書包,看著他疲憊的臉龐,滿是無奈與心疼。”潛山市舒州小學學生吳皓宇的家長說起“雙減”前的生活,止不住唏噓。
“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真,讓孩子輕裝前行。對此,很多家長感受深刻,桐城市第二中學學生程奕超的家長說:“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撂挑子,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而是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一年多來,安慶市為創新作業設計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出臺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作業管理團隊;加強作業統籌管理,鼓勵教師布置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作業時間控制達標;強化作業設計研討,積極開展校本培訓與研究;通過舉辦課堂教學大賽、作業設計大賽等,鼓勵教師積極打造“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新樣態,建立校本教研新樣式......
“快看快看,這是七巧板拼的機器人,還有鴕鳥寶寶,這個作業好漂亮呀!”去年年底,安慶市大觀區石化第二小學開展了主題為“聚焦作業設計 助力高效課堂”作業展評活動。活動現場,各班學生和家長代表一起參觀了不同年級各學科的特色作業。作業展覽里有“語文中的繽紛世界”“七巧板拼圖世界”“英語思維導圖”“虎年郵票設計”等,涵蓋所有學科,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些作業很好地實現了跨學科設計,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展示,更是該校“雙減”環境下的“雙增”效果。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學問,自主設計作業,學生們可感興趣啦”。潛山市牌樓中心小學教師李紅霞說,學校在選題、編題上下功夫,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收獲成功。此外,教師還給學生設計實踐類作業,例如“牌小校園里的數學”“改正廣告詞中的錯別字”,題目精彩紛呈。學生們在玩中學,不亦樂乎。
“她的作業寫得真工整”“快看,快看,這是我的作業”“老師的評語真有趣啊”......在岳西縣古坊輔導小學,學生們扎堆擠在校園宣傳欄前看“最美作業”展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的榜樣,就是最有力的宣傳和動員。學校自主開展優秀作業展評活動,一方面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一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平臺,實現以展評促引領、以展評促發展、以展評促“雙減”的目的。
安慶市皖河中學有名學生家長常年在外打工,“雙減”政策實施后,親子關系變和諧了。日常視頻不再是“這個都不會啊”“等一下啊,我來搜搜怎么寫”......而是“我們今天去大堤郊游了,你們也去公園走走吧”“老師說我拍的植物照片很美,我發幾張給你們看看”......
學生們在學做飯
學生們在勞動實踐基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課后服務精彩紛呈
“我很喜歡舞蹈,平日只能跟著電視學。自從學校課后服務開辦了舞蹈社團,每周三下午的舞蹈課是我最期待的......”岳西縣巍嶺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儲萌萌自豪地說,“功夫不負有心人,5月24日,我校舞蹈節目《我們的田野》在縣六一文藝匯演中獲得金獎,并應邀到安慶市進行展演,我和同學們非常高興能登上市級比賽的舞臺。”
自“雙減”推行以來,安慶市落實“一地一策”“一校一案”,開展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共412所,覆蓋率達100%,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33萬余人,參與率近100%,實現了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堅持將“五育”融入課后服務,開展特色個性化課程,打造“點單式”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安慶市大觀區德寬路第一小學結合本校辦學特色和實際情況,舉辦了“校園足球文化月”系列活動。活動一開展就吸引了廣大師生熱情參與,整個5月,校園內、操場上經常傳來嘖嘖稱贊聲和陣陣吶喊聲,處處洋溢著濃濃的足球文化氣息。
“我們學校的書法課程很有特色。學校設有大、小書法功能室,開設了書法興趣班,除安排現有書法教師外,還聘請了省、市、縣書法協會會員現場指導。學校分期、分年級展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開展校內師生書法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讓學生的書寫水平大幅度提高。可以說,每舉行一次比賽,都能發現一批在書法方面很有天賦的學生”。望江縣麥元中心學校校長劉改文自豪地介紹,在第八屆全國“生活家杯”少兒書畫大賽安徽省選拔賽中,該校7人榮獲金獎,16人榮獲銀獎。因為書法特色教育,學校還被評為“安慶市翰墨文化特色學校”。
在安慶市,一些鄉村學校十分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有的為每一個學生建心理健康檔案;有的經常找單親家庭或性格孤僻的學生談心交流,為他們排憂解難,疏導情緒,讓他們能快樂成長。
懷寧縣雷埠鄉中心學校學生陳槿書的家長說:“孩子們卸下沉重的書包,輕裝上陣,以輕盈的姿態邁向更廣闊的生活,在各種實踐活動和課外閱讀中,讓生命得到滋養,讓個性更加飛揚。”
學生課后服務時間在下圍棋
學生在操場開心地練球
綜合測評趣味盎然
學生,不能只會考試。“雙減”之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活,精簡濃縮下來只為“考試”二字,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應對考試,而是挖掘、培養和發揮學生的潛力,成就學生的健康人格,讓學生通過學習擁有獲取幸福的能力。
“‘雙減’之后,對學生的評價越來越多元化。”望江縣第四小學副校長胡向軍說,“我們懂得‘蹲下來’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實施評價時從注重結果到關注過程,從注重成績到關注全面發展,尤其是低年級的無紙筆化評價可謂是精彩紛呈。”
在安慶市大觀區石化第二小學,低年級一直采取語、數、英學科的非紙筆測試。學校推出“趣味闖關”活動,靈活呈現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以快樂游園的形式代替原有的紙質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多方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讓每一個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體驗成功和快樂。學生們通過“字詞百果園”“幸運大轉盤”“數字王國”“虎娃鬧春”“健康小達人”等五道關卡,集滿星星才能順利通關,獲得神秘的新年禮物。
今年6月27日,潛山市開發區中心學校開展了以“‘雙減’不減質 趣味驗成果”為主題的一、二年級學生素養測試活動。此次測試學科為語文和數學兩科,每一門學科分為數個不同的大板塊。學生根據隨機抽取的測試內容,通過口頭表達和動手操作的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測試充分考察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在每個板塊,考官都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測試,并依照評分標準,針對學生的作答,多方面來進行考核評價。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化身學海中的“小精靈”,盡情展現最優秀的自己,給這學期辛勤耕耘的自己交上滿意的答卷。
岳西縣教育局嚴格要求學校和班級不組織入學考、摸底考、周考、月考、單元考等各類考試,也不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而是將單一的紙筆評價變為多元化評價,如小學低年級無紙化游戲性的闖關測驗,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收獲樂趣,真正實現“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桐城市實驗小學東校區學生趙欣雨說:“曾經一次次的考試讓我們備受煎熬,現在我們能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次挑戰。”
□本報記者丁亞東,通訊員王志鵬、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