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共話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共同展望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的光明前景,不斷匯聚乘勢而上、迎風破浪的信心和力量。迎著全國兩會的浩蕩春風,北疆大地項目拉滿弓、動能蓄勢起。
在烏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內蒙古華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加速演進。
(相關資料圖)
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全球最大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中國石化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正揚鞭疾蹄。
依托鄂爾多斯市豐富的風光資源,一條匯聚風光發電、綠電輸送、綠電制氫、綠電儲輸、綠氫耦合煤化工降碳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即將貫通。
優布局、調結構、轉動能、提質效!內蒙古正蹄疾步穩、勠力同心,在搶抓機遇中揚優勢、鍛長板,在應對挑戰中促轉型、補短板,千方百計做大經濟總量、優化經濟布局、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構建規范有序、張弛有度、循環通暢、充滿活力的發展格局。
各地在新的一年奔跑開局,勾勒出一幅千帆競發優結構的奮進圖。
鄂爾多斯市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產業鏈、煤基新興產業鏈水平走進世界前列,加快邁向產業發展新藍海,積極構筑“四個世界級產業”,“風光氫儲車”產業集群風生水起。
立足稀土資源優勢,包頭市在“綠”上謀轉型、“鏈”上謀發展,大力發展磁性材料、儲氫材料、高端稀土拋光材料、催化劑及助劑材料等“稀土+”產業,稀土產業集群成型成勢。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已達79%。
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呼和浩特市全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現代化工、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六大產業集群”綠色化發展,系統改造、全面優化現有產業體系和產業生態步履鏗鏘。
烏海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迭代升級,著力培育壯大可降解塑料、有機硅、光伏全產業鏈等新興產業,全力以赴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地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800億元,非煤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65.9%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
搶抓“雙碳”機遇,烏蘭察布市引進大批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優勢企業,不斷優化能源結構布局,構建風光儲產業集群。
一次次探索,一番番突破,內蒙古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破題解題、見行見效。
農業供給平穩向好——2022年,全區農業生產再獲豐收,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10億元,比上年增長4.5%,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增勢良好——2022年,全區全部工業增加值9703.8億元,比上年增長6.6%,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對全區經濟支撐有力。其中,全區新能源項目投資同比增長5倍以上,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批復實施約1億千瓦,建設6類市場化應用場景項目3000多萬千瓦,發電1300多億度,超過三峽工程一年的發電量。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區經濟增長新引擎。
服務業發展承壓恢復——2022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重點服務業持續復蘇。
一條條“升”動的弧線,一個個躍動的數字,成為過去一年內蒙古優化經濟布局、調整經濟結構的有力注腳。
新征程上,內蒙古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弦定音——
“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在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上取得新突破。”
“緊扣高質量建設‘兩個基地’,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支柱產業‘聚鏈成群’。”
“加快推進農牧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
“加快推進能源經濟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
“加快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擴規模、提質量。”
……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疾。
全國兩會上,來自內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信心滿懷獻計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烏蘭察布市委副書記、市長奇飛云說:“烏蘭察布市將聚焦‘東數西算’工程,高質量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系統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積極拓展應用場景,加速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龔明珠說,發展改革系統將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多方面支持現代煤化工產業“聚鏈成群”。優化產業布局,支持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建設,其中新建項目集中布局在蘇里格和準格爾經濟開發區,其他園區做好存量項目延鏈補鏈;推動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開展能耗、水耗、“三廢”利用升級示范,綠電、綠氫與煤化工結合示范,探索二氧化碳規模化捕集封存等新技術應用,推動關鍵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推進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寶豐煤制烯烴、中石化煤制烯烴等重大現代煤化工項目加快建設,引進一批延鏈補鏈項目,加強用煤、用水、能耗、用地、環保、資金等方面的要素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是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的有效抓手。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玉峰說,下一步住建系統將持續鞏固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著力優化住建領域營商環境。對標先進地區,進一步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的項目在目前審批時限基礎上力爭再壓減10個工作日。
“建議國家在氫能源領域推動省級發展實施路徑,立足氫能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條件,研究探索全產業鏈發展的支持性政策;協同推進氫能制取、儲運、應用等基礎設施建設,在有條件的地方打造氫能應用產業示范園區,開展全產業鏈的試點示范與推廣。”全國政協委員、包頭稀土研究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儲氫材料室負責人李寶犬說。
赴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前幾日,李寶犬還在和團隊成員忙著安裝調試固態儲氫、燃料電池、高性能儲能電池等子系統。“該套系統調試運行后,能順利解決光、氫、電、熱互補的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技術問題。”李寶犬說。
制造業是調結構的重點。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說:“制造業的提質增效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要進一步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狠抓科技成果轉化。”
今年年初,自治區發出動員令:“要立足工業經濟結構的實際,想方設法將高載能、高排碳、低水平產業轉變為高載能、低排碳、高水平產業。”
全力以赴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內蒙古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全區上下正凝聚起抓高質量發展必須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廣泛共識,正形成齊心協力轉型升級的生動局面。堅持不懈調結構抓發展,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內蒙古正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書寫嶄新發展篇章!(記者 李永桃 康麗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