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畢業4年后,小雨終于在杭州買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這花光了她靠工資和副業積攢的所有積蓄,也向朋友們借了不少,但買房的全程她都沒有問父母伸手要一分錢。 在此之前,她曾在1年內搬過3次家,最拮據的時候只和朋友合租一張“床位”。為了湊首付,她在喜歡的衣服前忍住100次,在周末大餐前忍住100次,在奶茶面前忍住了100次…
直到搬進屬于自己房子的那一刻,看見屋里擺放著所有自己的東西,她才真切的感受到這是獨屬于她的一方天地。
這是近年來萬千女性獨立購房的一個普通的故事,也是女性在購房群體占比中連續六年上升的一個縮影。
在女性的買房故事中,談及買房的意義,很多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點:房子給了她們最好的話語權,給了她們人生選擇的自由,給了她們永遠“不依附”的底氣。
據 安居客發布的《2023年女性置業調查報告》,女性在置業時有自己的規劃和傾向性,對于近五年內有購房意向的女性購房者,有47.8%的女性打算在1-2內買房。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性愿意獨立買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房子都與婚姻緊密綁定,買房更多是男方的責任,是女性的歸宿。
但在當下,越來越多獨立女性不再需要通過組建家庭來為自己爭取棲身之所,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給了她們選擇生活更多的自由。
90后女孩落落的房子今年剛交付,面對父母的催婚,她也能淡然處之。在她看來,買房讓她擁有了一種說“不”的權利,無論將來結婚與否,她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越來越多的女性將買房這件事看作短期的目標,而非未來的遙不可及。在調查報告中,計劃在1年內買房的女性占比26.1%。約五成有購房意向的女性打算在1-2年內買房。
要不要買,是觀念問題。能不能買,則是能力問題。
毫無疑問,買房與收入水平直接掛鉤。女性買房群體增長的背后,是女性的收入在不斷提高,“獨立買房”成了精英女性的標簽之一。相應的,把房子買在什么地方也與女性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息息相關。
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88.2%的女性愿意留在工作地及周邊城市買房,這個比例要高于同時期男性購房者的占比。
至于原因,女性購房者更多是出于自身發展的考量,例如在選擇職業城市的原因里,有67.7%的女性是出于職業規劃及未來發展,有65.9%的女性則是出于生活便利性,僅有13.2%的女性選擇了因為愛情。
果然,那句“房子比男人可靠”越來越成為女性群體的共識。
當“她力量”成為地產市場上不可忽視的群體,女性在“買什么樣的房子”的問題上,又會表現出怎樣的選擇?
女性在買房時更關注哪些問題?
互聯網從業者桃子經歷多次新房搖號終于得中,選擇了一套精裝交付新房,小區里有新中式庭院和古風回廊。設計師亦可看中了一套市心50平“老破小”,她按照自己理想中家的模樣,親手設計了全套裝修。
在調查報告里,五年內有購房計劃的女性購房者中,約八成女性購房者傾向于購買新房,選擇購買二手房的女性購房者占比僅9.8%,并不算多。
而對于房源的裝修情況,45.5%的女性購房者希望購買裝修房,37.6%的女性打算購買毛坯房。還是有很多女性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裝點家的空間。
很多時候,房子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女性天生細膩感性的特質,往往更關注房子背后的生活美學。
報告里,女性購房者更傾向選擇相對安全潔凈、基礎設施及商業較為完善的社區,對居住地小區周邊的生活配套是否合心意最為重視,有近7成的女性提出,“一公里生活圈”要能滿足女性的基本生活需要。
而在戶型的選擇上,除了關注舒適和便捷的居住體驗,女性對廚衛的關注度顯著高于男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女性重視生活細節的體現。
對于戶型及總價,三居室、總價在100-200萬的房子更受女性歡迎,尤其是與公婆同住的女性購房者期待獲得更大的居住空間,因為更大的戶型也意味著更豐富的家庭場景。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買房,是當代女性的魅力,也是當代女性的魄力,更是當代女性的能力和努力。 在這個屬于女性的節日里,祝福每一個女孩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避風港灣”。RECOMMEND推薦閱讀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