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塑膠跑道上,他們迎光而來。一眼望去,他們整齊劃一、目光堅定,列隊、前進......他們是安徽省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合肥市第十中學海航班學生。海航班孵化著懷揣“飛天”夢想的少年們,“我希望能考上海軍航空大學,繼續學習深造,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而努力。”海航班高三學生代表李子豪說。
雄姿英發 十足“軍人范”
3月27日9時20分,記者跟隨海航少年們來到操場,參加升旗儀式。
(資料圖)
到位即站定,面對國旗,他們站在最右邊,雄姿英發,十足“軍人范”。
儀式結束,數人行,列隊前進,四人行,依舊如此。
在國旗側方,有一塊護欄網地,這里鎖著三種訓練器具,這是海航班學生軍事訓練的地方。器械旁,學生挺拔而立,教練巡場監督。
滾輪是其一,訓練學生的抗眩暈能力和旋轉中的方向識別能力。“來個人保護,腳鉤住,手鉤住,左右搖擺,逆時針旋轉。”9時50分,海航特色訓練中心教師許森在滾輪前指導學生進行訓練。
站在滾輪下,記者看了兩圈就暈了,但學生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剛從滾輪上下來的學生單佳偉說:“第一次來訓練的時候,感到眩暈,失去重心平衡,我努力將自己的重心與滾輪重心保持一致。”談及訓練內容,記者能感受到他的從容,“目前可以一口氣做一百個左右,相比一開始只能做二十個,現在已經‘爐火純青’了。”
其二是“浪木”,這是模擬海上訓練,三人齊力左右搖晃。
其三是“旋梯”,學生用力沖向天空,一圈、兩圈、三圈......直到第五十圈才算完成一個輪回。
他們每周固定兩個小時實訓,平時放學后會來到操場訓練,“不然頭暈目眩沒法上課。”李子豪說。說到假期,他從今年正月初十來到校園后就沒回過家,“平時都是月休,高三忙于學業,到高考之前應該都不能回家了。”
擒敵拳訓練
珍惜光陰,努力學習
滾輪訓練
被子疊成“豆腐塊”
模擬飛行
海空雄鷹 看我少年郎
早上6時,海航班學生集合去操場跑操,隨后開啟一天的學和訓。教室里,他們坐姿端正,桌面整潔。教室墻面桌椅、宿舍墻面寫字桌均為藍色,這是為了保護學員視力,此外,每天在兩次眼保健操的基礎上,各班還增加次數。相對于考試分數而言,他們的身體健康尤其視力要求更為嚴格。
海航樓共有六層,其中第一層是學生們進行海航模擬飛行課的地方。面對訓練中出現的飛機俯仰角太高、平飛時保持的姿態、速度區間、落地速度等問題,教練周雅慶給出了解答,“海航模擬飛行課從高二開始,會按照既定學習計劃,讓學生從感知飛行到模擬飛行再到最后根據海軍方面安排進行真飛訓練”。
“孩子們生病,我們都把他們照顧得好好的,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大件衣服由生活老師代洗,小件衣服學生自理。學生的生活時間騰出來,學習時間有了。閱覽室、健身房,配套的放松空間應有盡有,生活得到了保障,學員們住得更舒服。記者隨機走進一間學生寢室,只見一名學生正在整理內務,被子疊成的“豆腐塊”更標準了。
到了午餐時間,學生們列隊,唱著響亮的軍歌,走向餐廳。吃得飽、吃得好,才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訓練。海航班有著單獨的餐廳,由營養師精心搭配。飯桌上,蘋果掛著水珠;飯盒里,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均衡。每天換著菜譜,補充各種營養物質。他們有規定的吃飯時間,飯后整齊退場。
這種軍事化管理褪去了他們本身年齡該有的稚嫩,讓記者仿佛身臨軍營。
來自太和縣稅鎮鎮中心學校的李子豪從小就愛玩汽車飛機玩具,中考以優異成績如愿以償進入了海航班,與他一起經層層選拔考入海航班的還有王天琪和鄒潤哲,“我們非常有緣分一起考過,三年來共同學習生活,沒有一個人掉隊”。剛來時李子豪對于學習訓練還比較恐懼,現在他在學習和身體素質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進入高中后養成了很好的習慣,變得更有朝氣、有活力,還培養了團隊意識”。
□本報記者 傅 軍
實 習 生 紀美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