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7日,春和景明。市中心城區,沁人心脾的花香、新鮮清新的空氣、整潔清爽的城市道路、生態優美的城區環境以及充滿新意的創意節點,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蜚聲海外的國際旅游城市,近年來,我市緊扣“席地而坐”標準,堅持對標一流、拉高標桿,創新手段、系統推進,努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常態化開展全域深度保潔,組織實施景區景點、城市道路、城鄉人居環境潔凈等9類28項“最干凈系列”行動,城市顏值的提升速度真實可感,干凈美好的生活場景給市民帶來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2022年6月以來,我市高位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通過健全完善各項長效運行機制,充分發揮“謀、統、督、考”作用,建立完善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逐步探索出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的“黃山經驗”。目前,《黃山市最干凈城市標準》已經申請立項,初稿完成正在收集相關部門意見,待專家審查后將于2023年6月前正式公布。該標準首次定義了“最干凈城市”,是在全國層面首次探索制定最干凈城市標準,也是第一份最干凈城市的標準化文件。其制定和后期頒布實施,標志著“最干凈城市”的黃山模式將逐步走向全國。
記者了解到,《黃山市最干凈城市標準》共分九個章節,從“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及定義、基本規定、最干凈城鎮標準、最干凈鄉村標準、環衛設施標準、保潔作業頻次與方式、文明引導”方面分別闡述“最干凈城市”的定義與標準。其中,最干凈城鎮、最干凈鄉村、環衛設施標準又提出分級分區域保潔作業標準要求。這些都是從全市各部門、各區縣的亮點做法及典型案例中吸取經驗總結得來的。例如屯溪區定位“國際屯溪冰清昱潔”工作目標,打造“最干凈會客廳”。該區以點帶面、分步實施,打造林廊清影、南濱江公園等“席地而坐”城市“徽客廳”示范區8處,創新實行“網格化區域定點定崗保潔”動態管理機制,采用“16+5+10”工作流程,(全天16小時保潔;動態垃圾“5分鐘不停留制”,科技清掃與人工清掃相結合,“掃、撿、沖、刷、洗、拔、撈、擦、吸、巡”10種保潔方式),全方位保障工作效果,其中昱見·生境為全省首個城市“生境花園”。而黟縣西遞村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堅定“鎮景村一體化”思路,打造“最干凈景點景區”。出臺《皖南古村落西遞景區“席地而坐”服務規范》,制定“七無四顯一不超”保潔標準,完成牌樓維修、店面改造、路面墻面填補勾縫、石板鋪設、停車場改擴建、微景觀提升等,實現景區保潔市場化,運用“沖、洗、掃、拖、擦、清、運、巡”八步法作業,實現景區顏值大提升。成功入選“世界最佳旅游鄉村”。
據了解,當前,寧波、杭州、深圳、無錫、廈門等城市都在推進打造最干凈城市,這些城市無論是在經濟體量上,還是在城市建設、管理中都走在前列。對此,我市先后多次組織相關部門赴先進地市“取經”學習,對標先進,迎頭趕上。市住建部門有關人士坦言,從全國層面看,這些城市均制定最干凈城市政策文件和“最干凈指數”測評體系,但未出臺最干凈城市標準,在打造最干凈城市工作中沒有統一的參照標準,存在標準盲區,無法清晰界定最干凈城市的工作范圍和深度。經過一年多的打造,我市打造“最干凈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總結出一些打造“最干凈城市”的黃山經驗。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圍繞景區景點、城市道路等9大類28項工作,全面發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結合黃山實際,建立可視化、可量化、數字化的最干凈城市科學考評體系,及時出臺并全域推廣“最干凈城市”屯溪標準。以實施“微改造、精提升”為抓手,全年計劃實施400個以上“微改造、精提升”項目點建設,打造100個城市網紅打卡點;規范戶外廣告、店牌店招管理,各區縣建立1個以上戶外廣告、店牌店招示范街區;創新實施智慧停車、共享車位,多措并舉緩解停車難、停車亂難題,新增停車泊位2.2萬個以上;深化拓展會客廳建設,全年計劃創建“席地而坐”城市“徽客廳”示范區100個。常態化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市容環境面貌跨越式提升。
記者 鐘偉
關鍵詞: